网络管理及其一些网络协议

1,这周我们主要学的是有关网络的相关知识;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我感觉重要的一些内容。

首先介绍的是计算机网络协议的七层模型:从上到下依次分为:7,应用层(application):OSI模型的第七层,负责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应用层协议的代表包括:FTP HTTP、HTTPS、DNS、等。

                                                                                         6, 表示层(presention):OSI模型的第六层,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翻译官,负责对上层数据或信息进行变换以保证一个主机应用层信息可以被另一个                                                                                                                                                                              主机的应用程序理解。表示层的数据转换包括数据的解密和加密、压缩、格式转换等。

                                                                                         5,会话层(session):     OSI模型的第五层,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即负责建立、管理、终止进程之间的会话。其主要功能是建立通信链接,保持会                                                                                                                                                                话过程通信链接的畅通,利用在数据中插入校验点来同步两个结点之间的对话,决定通信是否被中断以及通信中断时决定从何处重新发送。

                                                                                         4传输层(network):   OSI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层,是第一个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其主要功能是负责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                                                                                                                                 或不可靠的传输。包括的协议有:TCP UDP协议等

                                                                                         3,网络层(link):          OSI模型的第三层 ,其主要功能是将网络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

                                                                                                                                包括的协议有:IP ICIP等

                                                                                         2,数据链路层(date):  OSI模型的第二层,它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其主要功能是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

                                                                                                                                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1 ,物理层(physical):   OSI模型的最低层或第一层,规定了激活、维持、关闭通信端点之间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过程特性,为上层协                                                                                                                                 议提供了一个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体。它的单位为比特

                                                                                                                                在物理层的互联设备包括:集线器(Hub)、中继器(Repeater)等

然后要说的是七层网络模型的划分原则:(1)网路中各节点都有相同的层次;

                                                                        (2)不同节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
                                                                        (3)同一节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4)每一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5)不同节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6)根据功能需要进行分层,每层应当实现定义明确的功能。

                                                                         (7)向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2,PDU 协议数据单元是指对等层次的穿递的数据单位
物理层的PDU是数据位  bit
数据链路层的PDU是数据帧 frame
网络层的PDU是数据包 packet
传输层的PDU数据段 segment
其他几层的PDU是消息 message

3,TCP/IP协议栈(很多协议的集合):是一个Protocol Stack,包括TCP、IP、UDP、ICMP、RIP、TELNET、FTP、SWTP、ARP等
分为四层:
          应用层
          传输层
          Internet层
          网络访问层

 TCP协议特性:
         工作在传输层的协议
         全双工协议
         半关闭
         错误检查
         将数据打包成段、排序
         确认机制
         数据恢复,重传
         流量控制,滑动窗口
         拥塞控制,满启动和拥塞避免算法

TCP/IP和OSI模型的对应关系:

TCP/IP堆栈                           OSI参考模型
                 一对三                          应用层
应用层      ——————              表示层
                                                      会话层
                 一一对应                      
传输层      ——————              传输层
                                       
Internet    ——————               网络层
                 一对二                      
网络访问层  ——————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4,TCP包头
源端口(SP)
目的端口(DP)
端口号的范围:0 ~ 2^16-1(65535) 
目标端口是针对服务协议
常见的服务器端口:  http 80
                    https 443
                    tftp 69
                    ftp 21
                    ssh 22
                    smtp 25
                    pop3 110
                    telnet 23
                    dns tcp 53 udp 53
                    dhcp udp 67 68
                    mysql 3306
                    oracle 1521
                    sqlserver 1433
                    QQ 8000
5,TCP的三次握手

网络管理及其一些网络协议

6,TCP四次挥手

网络管理及其一些网络协议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三次握手一般都是由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的,而四次挥手客户端和服务器都可以发起

原创文章,作者:风之轨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85966

(1)
风之轨迹风之轨迹
上一篇 2017-09-02
下一篇 2017-09-02

相关推荐

  • vi编辑器

       vim编辑器是众多文件编辑软件中比较好的一个,也是使用最多 ,功能最强大的,提供了图形化界面。    Vi:类unix系统中默认的文本编辑器    Vim:vi编辑器的增强版本,习惯上也称vi。    作用:创建或修改文本文件,维护linux系统的各种配置文件 vim的使用…

    Linux干货 2016-08-15
  • Ansible Playbook Roles 和 Include 声明-手稿

    Edit Ansible Playbook Roles 和 Include 声明 Ansible Playbook Roles 和 Include 声明 1. Introduction 2. Task Include Files And Encouraging Reuse 3. Roles 4. Role Default Variables 5. Role …

    Linux干货 2016-03-28
  • H3C 设备监测命令大全 (v3)

    H3C 设备监测命令大全  display aaa unsent-h323-call-record  display acl      display alarm   urgent   display…

    Linux干货 2016-06-01
  • N25_第一周

    计算机组成 计算机通常由硬件和软件组成1.硬件 CPU CPU通常由控制器和运算器组成。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的中枢神经,其功能是对程序规定的控制信息进行解释,根据其要求进行控制,调度程序、数据、地址,协调计算机各部分工作及内存与外设的访问等。运算器:是对数据进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即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存储 存储器的功能是存储程序、…

    Linux干货 2016-12-03
  • Linux程序包管理方式

    Linux程序包安装和管理方式共计三种:          一、[yum|dnf],通过官网或者其他开源网站提供的文件服务器,本机镜像源等途径进行安装。         二、rpm,通过官网或者其他开源网站通过…

    Linux干货 2016-08-29
  • HTTPD-相关的配置

    一次完整的HTTP请求处理过程: 1、建立连接:接收或拒绝链接请求 2、接受请求:接收客户端请求报文中对某资源的一次请求的过程 Web访问响应模型(Web I/O) 单进程I/O模型:启动一个进程处理用户请求,而且一次只处理一个,多个请 求被串行响应; 多进程I/O模型:并行启动多个进程,每个进程响应一个链接请求; 复用I/O结构:启动一个进程,同时响应N个…

    20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