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相关文件简介

2016/10/23

总结关于用户和组相关的配置文件

Linux系统主要有4个文件与用户和组的配置有关,

主要为/etc/passwd  /etc/shadow   /etc/group  /etc/gshadow

首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用户,什么是组

用户:

     管理员用户 

     拥有对系统至高无上的操作权,可对系统进行任何操作;

     系统用户:

     系统用户不能登录系统,该用户主要为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普通用户 :

     是登录系统的账户;该账户由管理员账户进行分配,登录系统的账户需要有密码;

用户组:

    每个用户都有一个用户组,系统能对一个用户组中的所有用户进行集中管理,组共分为3钟,分别是系统组,普通用户组和私有组;

下面依次分析4个文件主要作用

     /etc/passwd 用户管理文件

     cat /etc/passwd

     bin:x:1:1:bin:/bin:/sbin/nologin

     daemon:x:2:2:daemon:/sbin:/sbin/nologin

从/etc/passwd可以看出每行分七个字段以“:”分开,下面来说明7个字段含义

     第一个字段:用户名;

     第二个字段:密码,Centos6 及之后以不将密码放置此处。为了和之前系统版本的兼容性,现此处用x代替;

     第三个字段:UID,在建立用户是会自动分配该用户的ID;管理员的ID为0,centos6系统ID为1-499,centos7的系统ID为1-999;普通用户则分分别为500/1000-60000;

     第四个字段:GID,组ID,组ID和系统在默认创建时一样;

     第五个字段:用户说明信息;

     第六个字段:用户的家目录

     第七个字段:用户的shell,-s可选择shell类型;

/etc/shadow 用户密码存储文件,该文件主要用来密码信息管理:

     cat /etc/shadow|less

     usbmuxd:$5$gEtdi/U4TzOQ$RsljgQ2LOCsq68Zgoq3s6MiYLSZ4CRV4P0b9TDB5fMC:17095:0:99999:7:::

     mima3:!:17095:0:99999:7:2:19891212:

从/etc/shadow可以看出,以“:”为分割符共分为9个字段,下面来说明9个字段的含义

     第一个字段:用户名;

     第二个字段:用户密码,当此处开头为!或者*时说明该账户被禁用,不能正常登录;此处密码字符串是按照加密后取得得,并加有盐;

     第三个字段:用户更改密码时间(改时间相当于1970年1月1日);

     第四个字段:用户需要在n天后才能更改密码(此处为n,相对于用户更改密码时间);

     第五个字段:用户必须在m天内更改密码(此处为m,相对于用户更改密码时间);

     第六个字段:用户密码在失效前X天警告用户(此处为X,相对于第八个字段);

     第七个字段:用户密码在失效后Y天锁定账户(此处为Y,相对于第八个字段);

     第八个字段:用户密码失效日期;

     第九个字段:保留位;

/etc/group 用户组文件,该文件主要记录用户组

     [root@Centos ~]# cat /etc/group

     root:x:0:

     bin:x:1:bin,daemon

     mima2:x:517:gentoo

     从/etc/group看出,以“:”为分隔符共分为4个字段,下面来说明每个字段的含义

     第一个字段:组名

     第二个字段:用户组的密码,现在已不使用;

     第三个字段:组ID;管理员组0,系统组centos6(1-499)centos7(1-999),普通用户分别是(500-60000)和(1000-60000)

     第四个字段:组成员;

/etc/gshadow 用户组的密码文件

     [root@Centos ~]# cat /etc/shadow

     root:x:0:

     bin:x:1:bin,daemon

     mima2:$5$DgMp3kkpc1/J$KW98yAGjnui.0dm/fhZRWc8eWKbaE6gzwNSWH5Aky89::gentoo

    

从/etc/shadow看出该文件以“:”座位分隔符,可分为4个字段;

     第一个字段:必须存在的组名称

     第二个字段:组密码,此处为真正的组密码;*或者!状态禁用;

     第三个字段:组管理者

     第四个字段:组成员

    

    用户命令管理

    

     useradd:添加用户

     usermod:修改用户

     userdel: 删除用户

     passwd:  设置密码

     newuser:批量增加用户

     chpasswd:批量修改口令

     id :查看用户信息

     chage :密码策略

     groupadd:增加组

     groupmod: 修改组

     groupdel: 删除组

     gpasswd: 设置组密码

     groupmems:设置组成员

     groups:查看组信息

    

    

原创文章,作者:guo_ruill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53705

(0)
guo_ruillinguo_ruillin
上一篇 2016-10-24
下一篇 2016-10-24

相关推荐

  • Redis数据库安全手册

    Redis是一个高性能的key-value数据库,这两年可谓火的不行。而Redis的流行也带来一系列安全问题,不少攻击者都通过Redis发起攻击。本文将讲解这方面的内容,包括Redis提供的访问控制和代码安全问题,以及可以由恶意输入和其他类似的手段触发的攻击。 Redis通用安全模块 Redis被设计成只能由可信环境的可信机器访问。这意味着将它直接暴露在互联…

    2015-03-12
  • rpm程序包管理器使用详解

    rpm程序包管理器的使用详解   说到程序包管理器,就会想到基于CentOS系统上的rpm命令与其对应的前端处理器yum。所谓程序包,是将源代码转换为二进制格式,再组织成一个或者多个包文件供用户安装使用。rpm程序包的命名格式如下:   name-VERSION-release.arch.rpm   软件名-版本号(分为主版本m…

    Linux干货 2016-08-21
  • 网络班N22期第五周博客作业

    1、显示当前系统上root、fedora或user1用户的默认shell; [root@bogon ~]# cat /etc/passwd | grep -E "^(root|fedora|user1)\>" | cut -d:&nb…

    Linux干货 2016-09-15
  • Python修饰器的函数式编程

    Python的修饰器的英文名叫Decorator,当你看到这个英文名的时候,你可能会把其跟Design Pattern里的Decorator搞混了,其实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虽然好像,他们要干的事都很相似——都是想要对一个已有的模块做一些“修饰工作”,所谓修饰工作就是想给现有的模块加上一些小装饰(一些小功能,这些小功能可能好多模块都会用到),但又不让这个小…

    Linux干货 2016-08-15
  • shell脚本总结

    shell进阶:列表生成方式:列表生成方式:(1) 直接给出列表 以空白为间隔(2) 整数列表:(a) {start..end}(b) $(seq [start [step]] end)(3) 返回列表的命令$(COMMAND)(4) 使用glob,如:.sh(5) 变量引用;$@, $while read line(用法)(用于遍历文件,进行处理…

    Linux干货 2017-07-10
  • Linux命令格式、获取帮助、文件系统

    一、Linux的命令     (一)、概念和意义:             发起一个命令:请求内核将某个二进制程序运行为一个进程;      &nbs…

    Linux干货 2016-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