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IO的同步,异步,阻塞,非阻塞

上次写了一篇文章:Unix IO 模型学习。恰巧在这次周会的时候,@fp1203 (goldendoc成员之一) 正好在讲解poll和epoll的底层实现。中途正好讨论了网络IO的同步、异步、阻塞、非阻塞的概念,当时讲下来,大家的理解各不相同,各执己见。搜索了网络上的一些文章,观点也各不相同,甚至连wiki也将异步和非阻塞当成一个概念在解释。

    虽然网络上充斥了大量关于同步、异步、阻塞、非阻塞的文章,但大都是抄来抄去,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但我找到了这一篇文章,该文章引用了《UNIX网络编程 卷1》的介绍,这本书的作者是Richard Stevens。如果有Richard Stevens在这方面的定义或者结论,那么我想,这应该是比较有说服力的了。

    关于《UNIX网络编程 卷1》这本书,我特意找了英文原版,也共享出来了:大家可以下载《UNIX网络编程 卷1》的英文原版?HM格式)。

    我看了6.2这节内容,这节内容就是讲IO模型的。刚刚提到的那篇文章,几乎就是翻译这个6.2节的。应该说,这个6.2节,对同步和异步的讲解,算是很清楚的。

    下面是我自己理解的重点。

IO模型

    目前unix存在五种IO模型(这也和上一篇文章:Unix IO 模型 中提到的一致),分别是:

  1. 阻塞型 IO(blocking I/O)

  2. 非阻塞性IO(nonblocking I/O)

  3. IO多路复用(I/O multiplexing)

  4. 信号驱动IO(signal driven I/O)

  5. 异步IO(asynchronous I/O)

    IO的两个阶段

  1. 等待数据准备好

  2. 将数据从内核缓冲区复制到用户进程缓冲区

    同步,异步的区别

        那么究竟什么是同步和异步的区别呢?请重点读一下原文6.2节中的信号驱动IO和异步IO中的比较。最后总结出来是:

  1. 同步IO,需要用户进程主动将存放在内核缓冲区中的数据拷贝到用户进程中。

  2. 异步IO,内核会自动将数据从内核缓冲区拷贝到用户缓冲区,然后再通知用户。

        这样,同步和异步的概念就非常明显了。以上的五种IO模型,前面四种都是同步的,只有第五种IO模型才是异步的IO。

    阻塞和非阻塞

        那么阻塞和非阻塞呢?注意到以上五个模型。阻塞IO,非阻塞IO,只是上面的五个模型中的两个。阻塞,非阻塞,是针对单个进程而言的。

        当对多路复用IO进行调用时,比如使用poll。需注意的是,poll是系统调用,当调用poll的时候,其实已经是陷入了内核,是内核线程在跑了。因此对于调用poll的用户进程来讲,此时是阻塞的。

        因为poll的底层实现,是去扫描每个文件描述符(fd),而如果要对感兴趣的fd进行扫描,那么只能将每个描述符设置成非阻塞的形式(对
    于用户进程来讲,设置fd是阻塞还是非阻塞,可以使用系统调用fcntl),这样才有可能进行扫描。如果扫描当中,发现有可读(如果可读是用户感兴趣的)
    的fd,那么select就在用户进程层面就会返回,并且告知用户进程哪些fd是可读的。

        这时候,用户进程仍然需要使用read的系统调用,将fd的数据,从内核缓冲区拷贝到用户进程缓冲区(这也是poll为同步IO的原因)。

        那么此时的read是阻塞还是非阻塞呢?这就要看fd的状态了,如果fd被设置成了非阻塞,那么此时的read就是非阻塞的;如果fd被设置成了阻塞,那么此时的read就是阻塞的。

        不过程序已经执行到了这时候,不管fd是阻塞还是非阻塞,都没有任何区别,因为之前的poll,就是知道有数据准备好了才返回的,也就是说内核缓冲区已经有了数据,此时进行read,是肯定能够将数据拷贝到用户进程缓冲区的。

        但如果换种想法,如果poll是因为超时返回的,而我们又对一个fd(此fd是被poll轮询过的)进行read调用,那么此时是阻塞还是非阻塞,就非常有意义了,对吧!

    结论

  1. 判断IO是同步还是异步,是看谁主动将数据拷贝到用户进程。

  2. select或者poll,epoll,是同步调用,进行此调用的用户进程也处于阻塞状态。

  3. javaScript或者nodejs中的读取网络(文件)数据,然后提供回调函数进行处理,是异步IO。

原文链接:http://blogread.cn/it/article/4108?f=wb

原创文章,作者:追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2333

(0)
上一篇 2015-04-02 15:28
下一篇 2015-04-02 22:12

相关推荐

  • N26_第一周作业

    一、描述计算机的组成及其功能。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Hardware)系统和软件(Software)系统两大部分构成。 1、硬件系统: 1)控制器(Control):是整个计算机的中枢神经,其功能是对程序规定的控制信息进行解释,根据其要求进行控制,调度程序、数据、地址,协调计算机各部分工作及内存与外设的访问等。2)运算器(Datapath):运算器的功能是…

    2017-02-20
  • 马哥教育网络班20期+第6周课程练习

    vim编辑器使用总结 一、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打开文件:                 # vim [OPTION]… FILE…      …

    Linux干货 2016-07-17
  • lvm 逻辑卷 和 网络管理

    lvm 逻辑卷 和 网络管理 逻辑卷管理器(LVM) LVM:      Logical Volume Manager, Version: 2  dm: device mapper:     将一个或多个底层块设备组织成一个 逻辑设备的模块   设备名:     /dev/d…

    Linux干货 2016-09-01
  • Linux手动编译源代码文件

    一、简介     Linux系统上程序包安装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来说可通过rpm包安装、yum在线安装等方式实现。但有时候为了实现某种功能,而这种功能在通常情况下又不是太常用或是因为其他原因,不能通过yum下载安装或在网上没有找到rpm包,只是找到了程序安装包的源代码的话,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对源代码直接进行编译安装,以便解决这种临时需求…

    Linux干货 2015-09-26
  • 8月3日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 linux用户和组管理(非常非常重要)    用户管理和组管理各种相关的应用程序    简单的管理命令 安全上下文:   每次对主机操作都是以发起一个进程来完成的,进程代表着人来执行操作,进程以其发起者的身份来运行;所以开机时有很多守护类的进程,我们应该以普通身份来运行,普通用户通常都是系统用户;从来不用登陆系统的;进程对文件的访问权限,取决于发起…

    Linux干货 2016-08-04
  • lvs-dr 原理与配置

    Lvs-dr 原理与配置 目录     1、ARP介绍     2、DR模式数据包请求响应流程     3、配置过程    4、总结 1、ARP协议介绍 功能:局域网内,根据IP地址获取MAC地址。 互联网上面…

    Linux干货 201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