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ed使用说明

一.为什么使用parted命令

    传统的MBR(Master Boot Record)分区方式,有一个局限:无法支持超过2TB的硬盘分区(单个分区超过2TB)。

    GPT(GUID Partition Table)的分区表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在Linux系统中,传统的fdisk命令无法支持GPT分区方式,因此只能使用parted命令来实现划分大于2TB的分区。

    注意:parted命令是实时生效的,不要在生产环境测试parted功能。

二.Parted命令的格式

    下面来介绍一下parted命令的用法:

    parted [选项] [设备] [命令[参数]]

        选项:

            -l,–list:显示所有块设备;

        [命令[参数]]:

            mklabel label-type:设置分区表类型;

                label-type:

                   aix,amiga,bsd,dvh,gpt,loop,mac,msdoc,pc98,sun

            name partition name:设置分区名;                

                partition:分区号码;

                    从1开始的数字,例如:指定/dev/sda5分区,name 5 即可;

            mkpart part-type [fs-type] start end:创建分区;

                part-type:分区类型;

                    primary:主分区;

                    extended:扩展分区;

                    logical:逻辑分区;

                fs-type:文件系统类型;

                    ext[2|3|4],linux-swap,xfs等;

                start:分区开始位置;

                end:分区结尾位置;   

            print:查看指定磁盘的分区表;

            rescue start end:恢复已被删除的分区;

            rm partition:删除指定分区;

                partition:分区号码;

                    从1开始的数字,例如:想要删除指定/dev/sda5分区,rm 5 即可;      

            set partition flag state:设置分区标记;

                flag:

                    boot:引导分区;

                    hidden:隐藏分区;

                    raid:磁盘阵列;

                    lvm:逻辑卷;

                    注意:此处不支持swap分区,swap分区可以在创建分区时指定。

                state:

                    on:激活状态;

                    off:关闭状态;

            quit:退出parted交互模式;

            select device:选择操作的磁盘,交互模式中使用。

三.parted命令的使用方法

    下面使用一些范例来说明以上参数的用法:

    1、查看所有块设备

1.png

    在上图中可以看到两块磁盘,它们的容量分别为107G和4T,它们的分区表类型均为msdos。

    2、使用fdisk尝试划分在于2T的分区 

2.png

    尝试划分2500G的分区,但结果却只得到了一个452G的分区,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再来尝试划分一个2T分区;     

3.png

    明明划分的是2TB的分区,结果分区大小却为0;说明MBR分区最大支持到2TB,那于大于2TB的部分将会在减去2T后将剩余的空间划分为一个分区,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划分sda1时指定2500GB,却只得到了一个452G分区的原因。 

    3、将/dev/sdb转换为GPT分区

    因为MBR分区类型无法支持2GB以上的分区,所以需要将/dev/sdb转换为GPT分区;

    注意转换分区类型会删除磁盘上的所有数据,在转换前要做好备份工作;

4.png

    如上图所示,在转换前会提醒数据将丢失并询问是否继续。      

    4、新建一个2500GB的分区

5.png

    使用fdisk命令查看分区信息;

6.png

    5、将分区格式化后挂载到/mnt/sdb1目录下

1.png

    由于环境为CentOS 7,所以在格式化分区时使用了xfs格式,其实刚才在创建分区时指定的文件系统格式是ext4,但格式化时并没有影响,表时创建分区时指定的文件系统只是用于标识,并没有实际作用。

8.png

    测试文件系统,在目录中创建一个测试文件;

16.png

    6、修改分区的名称

10.png

12.png

    7、删除分区

13.png

14.png

    8、恢复已删除分区

    parted具有恢复已经被删除的分区的功能,但一定要记得被删除的分区的起始和结束边界;

15.png

    恢复的文件系统的名称(Name)已经没有了,查看目录中的文件是否可以正常读取;

17.png

    结果显示恢复的文件系统可以正常读取原数据。

    9、修改分区标识

18.png

    设置/dev/sdb1为lvm,并且处于激活状态;

19.png

    10、交互模式

    parted命令与fdisk命令一样,也有交互模式,其中使用的命令与上面介绍的用法相同;

    使用pared命令不带任何参数即可进入交互模式;

    不指定磁盘的话,默认对第一块磁盘进行操作,如下图所示:

20.png

    如想更换操作的磁盘有以下两种方法:

        1)进入交互模式时指定要操作的磁盘;

21.png

        2)在交互模式中使用select命令切换操作磁盘;    

22.png

    退出交互模式;

23.png

    在交互模式中使用help查看帮助信息;

24.png

    查看命令的具体使用方法,help COMMAND;

25.png

    从上面结果可知,在交互模式中,命令的使用方法与命令行方式中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可参考前面的命令参数介绍。

原创文章,作者:petma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2314

(0)
上一篇 2015-04-13 10:09
下一篇 2015-04-13 10:12

相关推荐

  • bash功能特性六 bash操作环境

    一、bash查找命令的顺序     1、以相对路径或绝对路径执行的命令;     2、由alias找到该命令来执行;     3、由bash内置的命令来执行;     4、通过$PATH这个变量的顺序找到的第一个命令来执…

    Linux干货 2015-04-22
  • 运维工程师技能需求排行

    这是我今天在拉勾网搜索运维,翻完了4四页也招聘信息之后得到的,我的目的是想要看看之后的学习,哪个更应该成为重点,有些在我意料之中,有些还真的没想到,算是努力了一个小时的收获吧,分享给大家。
    注意:其中的看法仅代表个人观点,很多都是依靠我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工作经验累积的

    Linux干货 2017-12-12
  • 关于源码包的基本知识

    关于源码包的基本知识  §·什么是程序 程序(Program)是为实现特定目标或解决特定问题而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命令序列的集合。为实现预期目的而进行操作的一系列语句和指令。 一般分为系统程序和应用程序两大类。 程序就是为使电子计算机执行一个或多个操作,或执行某一任务,按序设计的计算机指令的集合。 §·程序包的编译安装 ※·为什么需要源码安装 1.最…

    Linux干货 2016-08-24
  • 第15天:脚本关键字,函数

    http://note.youdao.com/noteshare?id=2ea9bcdf745a47bf65f0cef6e706ccaf

    Linux干货 2016-09-06
  • 0809行编辑器sed

    sed :Stream EDitor, 行编辑器  sed是一种流编辑器,它一次处理一行内容。处理时,把当前处理的行存储在临时缓冲区中,称为“模式空间”(pattern space),接着用sed命令处理缓冲区中的内容,处理完成后,把缓冲区的内容送往屏幕。接着处理下一行,这样不断重复,直到文件末尾。文件内容并没有改变,除非你使用重定向存储输出或者使用-i选…

    Linux干货 2016-08-10
  • Linux进程篇16.0

    Linux进程介绍

    Linux干货 2017-12-18

评论列表(1条)

  • stanley
    stanley 2015-04-13 10:11

    不管就内容还是外观格式上,均比前面几次好了很多,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