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文件管理

目录创建删除,软硬链接的区别和注意,file命令的使用,工作中遇到一些情况的处理方法

目录创建和删除

mkdir:

1

mkdir -pv :创建目录时,父目录不存在,用-p选项可以把父目录一块创建出来。加上-v选 项,可以查看目录创建的详细信息或过程。

2

在此用到一个之前学过的小技巧,花括号展开。

创建完成之后可以使用tree命令查看

3

tree :显示目录树

4

-d  :只显示目录,不显示文件

-L  # :显示指点的层级

 

rmdir删除目录(注意:空目录,非空不能删除)

5

-pv:此选项和mkdir -pv的用法一致,mkdir -pv 是用来创建目录,那么rmdir -pv用来删除一脉相承的目录。(注意:目录为空目录)

6

 

创建链接文件    ln : link

7  

ln  /app/f1  /app/f2  创建硬链接

8

创建完成我们看到链接数变为2,说明该文件有里两个文件名,如果是3,那么就有3个名,意思说,每创建一次硬链接,连接数加1

我们可以看到f1和f2的节点号,权限,连接数,属主,属组,时间都一致

 

ln  -s  用来创建符号链接(软链接)

9

软链接和硬链接的区别

1、本质不同: 硬链接是同一个文件,软链接不是同一个文件

2、删除:硬链接删除其中一个文件,对另一个文件没有影响。软链接删除源文件后,链接显示红色,软链接失效

3、创建:硬链接创建成功后,连接数加1,软链接不变

4、跨分区:硬链接不可以跨分区创建,软链接可以

5、目录:硬链接不能对目录创建,软链接可以

软链接创建时需要注意

软链接创建时建议使用相对路径,软链接源文件的相对路径是相对于软链接的相对路径,而不是相对于当前工作目录的路径。

10

file可以用来查看文件类型

file -b :只显示结果,不输出文件名

11

file -f :把想要辨识的文件写入文件中,然后用-f读取,然后列出文件类型

12

file -F 使用指定的分隔符替换默认的:分隔符

13

file -L: 查看软链接的对应文件的文件类型

14

hexdump -C 显示16进制格式

15

hexdump  -c  每个字节显示为ASCII字符

16

cat  -A  Windows文件(显示所有)

17

 

 

在工作中遇到以下情况,一些处理小技巧

在工作中,如果磁盘使用率100%,怎么办?我们来模拟解决

创建一个大的文件,来占满磁盘空间,

dd  if=/dev/zero  of=/boot/bigfile bs=1M conut=800

注:从/dev/zero中复制文件到/boot/bigfile中,bs=1M(block size=1M),count=500(创建800个大小为1M的数据块来填充文件)

18

此时,如果我们正在使用/boot/bigfile文件,我们删除/boot/bigfile文件,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文件已经删除,但是磁盘使用率还是没有降下来

19

此时我们可以用一个更好的方法,直接清空文件夹

20

可以看到磁盘使用率已经降下来了,这时候我们删除/boot/bigfile就可以了,用这个方法可以让磁盘使用率尽快降下来,不影响使用。

 

在工作环境中,遇到以下提示,

21

遇到此种情况可能有两种情况

1、磁盘空间不足,没有足够的空间,磁盘使用率100%

2、该磁盘分区没有足够的iNode号(缩影节点号),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磁盘使用率是没有达到100%

我们用实验来看下第二种情况(df -i  可以查看缩影节点号)

22

可以看到总共有524288个节点号,已使用327,空闲523961,我们来创建大于523961个文件,来占满节点号,用以下命令创建

23

可以用下面命令来查看过程中,节点使用率

24

watch -n 1 :动态观察该分区的iNode号使用情况,每隔一秒显示节点使用率的情况

创建完成,我们可以看到磁盘提示

26

我们来看下磁盘空间的使用率

27

我们可以看到磁盘使用43%,并没有到100%,所有说在分区缩影节点号使用完的情况下,磁盘也会提示没有做够的磁盘空间。

 

在工作中如果有数据不需要,那么需要损毁数据。可以用以下小命令来实现

28

-n 10 覆盖10次(次数可以修改,),-v 显示详细过程,-z 最后用填充,-u 覆盖完成后删除文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Linux运维部落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88578

(1)
燕李鹏燕李鹏
上一篇 2017-11-18
下一篇 2017-11-18

相关推荐

  • 第四周作业

    Linux系统文件管理使用案例 1、 复制/etc/skel目录为/home/tuser1,要求/home/tuser1及其内部文件的属组和其它用户均没有任何访问权限。 首先,利用cp命令将/etc/skel目录复制为/home/tuser1: [root@localhost ~]# cp -r /etc/skel /home/tuser1 随后通过chmo…

    Linux干货 2018-03-24
  • Linux实验-搭建路由环境

    Linux实验-搭建路由环境 背景: 在学习网络基础过程中,为了加强理解路由功能,准备用Linux模拟一个路由环境。同时也试试Linux的路由转发功能。 实验简介: 准备5个虚拟机,其中三个做路由,两个做客户机,相连的设备之间在同一个网段,三个路由设备在中间,两个客户机在两侧,最后实现两个虚拟机能相互通信。 实验规划: 这里配的IP都是随意配的,保证相连设备…

    2017-08-19
  • 在linux中创建虚拟网卡(网卡别名)的方法

    由于业务需要,要在单个物理网卡上建立多个虚拟网卡,操作如下: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进入网卡目录cp ifcfg-eth0 ifcfg-eth0:1   # 复制出ifcfg-eth0:1虚拟网卡vim ifcfg-eth0:1    #配置ifcfg-eth0:1虚…

    Linux干货 2016-09-06
  • CentOS 7上的性能监控工具

    Linux中基于命令行的性能监控工具:dstat、top、netstat、vmstat、htop、ss、glances 1、dstat – 多类型资源统计工具(需配置epel源)   该命令整合了vmstat,iostat和ifstat三种命令。同时增加了新的特性和功能可以让你能及时看到各种的资源使用情况,从而能够使你对比和整…

    Linux干货 2016-09-07
  • 亿级用户下的新浪微博平台架构

    序言     新浪微博在2014年3月公布的月活跃用户(MAU)已经达到1.43亿,2014年新年第一分钟发送的微博达808298条,如此巨大的用户规模和业务量,需要高可用(HA)、高并发访问、低延时的强大后台系统支撑。 微博平台第一代架构为LAMP架构,数据库使用的是MyIsam,后台用的是php,缓存为Memcache。 随着应用规模…

    2015-03-16
  • 第七周-磁盘管理、RAID及Shell脚本练习

    一、创建一个10G分区,并格式为ext4文件系统; (1)、 要求其block大小为2048, 预留空间百分比为2, 卷标为MYDATA, 默认挂载属性包含acl; (2)、挂载至/data/mydata目录,要求挂载时禁止程序自动运行,且不更新文件的访问时间戳; [root@N1 ~]# mkfs.ext4 -b 2048 -m 2 -L MYDATA /…

    Linux干货 2017-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