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NO.1—-关于删除文件后未及时释放磁盘空间问题

删除了某些占用大存储的文件,发现占用的磁盘空间并没有的到释放。怎么解决呢?
在工作中经常遇到服务器某个存放日志或者某些数据的磁盘(或者目录),因为检查不及时磁盘存储满了的状况。释放空间真的只是删除文件这么简单吗?nonono…

我们先来模拟一下演示环境

首先我们看一下磁盘的存储状况

[root@Centos7 ~]#df     -h       #df   显示每个文件所在的文件系统的信息 。-h以人类易读的类型显示。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1

[root@Centos7 ~]#dd if=/dev/zero of=/boot/456 bs=1M count=900

##dd if=/dev/zero of=/boot/456 bs=1M count=900  #通俗点来讲及时批量创建文件内容到/boot/456中。
input  file       output  file    block size       count
输入文件          输出文件 (批次大小) (批次)

2

[root@Centos7 ~]#ll  -h  /boot/456   显示/boot/456的文件的详细信息

4

#通过df -h命令我们看到 /boot目录的使用率已经100%了。

3

下面我们通过常用的命令rm来进行删除

5

删除操作执行成功了,怎么/boot目录的使用率还是100%?难道文件还存在??

6

那我们通过#ll -h /boot来查看一下/boot下的文件列表。是不是很奇怪?文件没有了为什么占用的空间却没有正常的释放!难道系统出问题了?

那怎么办呢?

不要担心,接下来我们来排查一下问题。

因为命令执行没有失败,文件也确实删除掉了。

那么我们来通过lsof命令:来查询一下文件即被打开编辑中同时又被执行了删除操作的文件。

[root@Centos7 ~]#lsof |grep deleted

7

通过查询我们看到最下边的那一条vi编辑着的文件居然就是我们刚刚删除的/boot/456文件,占用的空间居然还是800+M大小。

这就是明明删除了文件,可是存储空间却没有及时释放的原因了。因为文件还在使用中,系统默认是在程序关掉后才会释放空间。我们直接kill杀掉这个进程既可以了。

其实工作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服务器是很多人都可以访问的,部分文件(例如日志文件等)的访问权限比较低大多数都是开放读写权限的。这就有可能造成一个人在删除日志文件的同时,还有别的同事正打开查看这个日志文件。从而造成空间未及时释放。

[root@Centos7 ~]#kill -9 PID    【PID 即程序运行的ID编号,实验中的编号是3699】

[root@Centos7 ~]#kill -9 3699

8

杀掉该进程后df -h 命令发现空间立刻释放出来了,是不是很神奇呢!

接下来,我们再来介绍另外一种删除释放存储空间的办法。这种方法就不会出现rm删除后可能无法及时释放空间的问题。

首先:我们先来恢复一下上面的实验环境,还是/boot 目录吧

9

环境搭建好了。

接下来开始试验

[root@Centos7 ~]#> /boot/456   #这里我们使用【>】来先清空文件内容。

清空后df -h发现存储空间即刻得到释放了。

10

当然如果文件真的不需要了,在执行rm命令删除即可。

 

后边介绍的这种方法,是不是又简单又实用呢?

不过这两种方法使用的时候要注意文件不要跟错咯,否则删除的文件都是很难恢复的哦!

小伙伴们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Linux运维部落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88533

(1)
lvshijunlvshijun
上一篇 2017-11-18
下一篇 2017-11-18

相关推荐

  • 磁盘管理

    设备文件 I/O Ports: I/O 设备地址 一切皆文件: open(), read(), write(), close() 设备类型: 块设备:block ,存取单位“块”,磁盘 [root@localhost ~]# ll /dev/ brw-rw—-. 1 root disk 253, 0 Apr 29 03:53 dm-0 块设备 brw-r…

    2017-04-28
  • 文本处理三剑客之Gawk ✧

        AWK可以说是一种语言,他有着自己的语法,可以实现函数定义,变量赋值,条件选择(循环,判断,选择)…总之是值得深入研究一下的。     AWK的起源:是个报告生成器,可以格式化文本输出内容,它的命名是由Aho,Weinberger,Kernighan三位作者首…

    Linux干货 2016-09-21
  • 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组成 计算机发展史 采用电子管的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9年) 第一代计算机的内部元件使用的是电子管。第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计算。 采用晶体管的第二代计算机(1960~1964年) 第二代计算机的内部元件使用的是晶体管,晶体管比电子管小得多,处理更迅速、更可靠。第二代计算机主要用于商业、大学教学和政府机关。 采用集成电路的第三代计算机…

    Linux干货 2017-12-03
  • 正则表达式及文本处理

    正则表达式及文本处理 通俗点说,正则表达式就是处理字符串的方法,更加快速简洁的代表各个要求参数,一般用于描述字符排列和匹配模式的一种语法规则,通过正则表达式一些特殊符号的辅助,让用户轻易的查找、删除、替换一些字符串的处理程序。( ps:正则表达式和通配符不一样,通配符代表的是bash接口的一个功能,但正则表达式是一种字符串处理的表达方式,两者一定要分清楚。)…

    2017-06-11
  • 循环语句

    冯罗伊曼体系架构 1. 输入设备 2. 输出设备 3. 存储器 4. 运算器 5. 控制器 转义序列:\\, \t , \r , \n , \”,  \’ Python:是动态语言,强类型语言 算数运算符 + – */ % ** /是自然除,//是整除 位运算符 & |  ~  ^  <<  >> 原码 5=&gt…

    Linux干货 2018-03-26
  • 数组知识与编译安装

    数组知识与编译安装 一数组知识 1、定义数组    声明数组: declare -a ARRAY_NAME declare -A ARRAY_NAME:  关联数组 数组元素的赋值: (1)  一次只赋值一个元素; ARRAY_NAME[INDEX]=VALUE weekdays[0]="Sunday&quo…

    Linux干货 2016-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