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分子网例题

概念:子网划分就是——>将一个大网络(主机ID位多)划分成多个小的网络(主机ID位少)

如何实现呢?!

       实现——->网络ID向主机ID借位,网络ID位变多,主机ID位变少

涉及的公式:

         划分子网数=2^网络ID向主机ID借的位数

         网络ID=IP和子网掩码(netmask)相与

         损失的IP数=2*(划分子网数-1)

还有就是对照下面的表:上面表示2的第几次方,下面是所对应的值,我们网络里IP分八位一组,所以,我们只用到2的7次方128(如果你也像我一样,记不住这个次方所对应的值,你可以在做题前,先按这样的顺序在草稿纸上写下来,在划分计算时,对着一查便知,其实时间长了应该是会记住了 *-*…)

划分子网例题

接下来通过一个简单的小例子来看一下:

     例题:将10.0.0.0/8划分32个子网,求
              1.每个子网的子网掩码(netmask)
              2.每个子网的主机数
              3.最小子网的网络ID(netID)
              4.最大子网的IP范围
分析:1.看网络ID需要向主机ID借多少位—->即看32是2的几次方—-2^5=32
            即:向主机ID借5位,原先是8位子网掩码,现在变成13位    ——–>即:10.00000  000.0.0/13
         2.因为网络ID位变为13,所以主机ID位就变成了32-13=19位,所以主机数=2^19-2 =524286 位

         3.子网掩码就是11111111.11111000.0.0/13 (所有网络ID位都写1,主机ID位写0) 即:255.248.0.0/13 

             (248=255-7—–>按照上面表里,八个1是255,减去最低的三位的值(分别是4,2,1即7)就是高五位全1所对应的值248

         4.根据公式:最小子网络ID=IP和子网掩码相与—–>即10.0.0.0 | 255.248.0.0(规则:任何数与1相与都是它本身,任何数和0相与都是0)
                  即0 0 0 0 1 0 1 0 . 0 0 0 0 0     0 0 0 . 0 . 0 ——>10.0.0.0/13
                     1 1 1 1 1 1 1 1 . 1 1 1 1 1     0 0 0 . 0 . 0 ——>255.248.0.0/13
                     0 0 0 0 1 0 1 0 . 0 0 0 0 0     0 0 0 . 0 . 0 ——>10.0.0.0/13       ——>最小子网的网络ID
             最大子网的IP范围:使刚想主机ID借来的五位全1,
                     最大子网中的最小IP为:主机位除了最后一位为1以外,其余全为0;
                     最大子网中的最大IP为:主机位除了最后一位为0外,其余都为1(即不要主机位全0和全1的地址)
              即:最大子网中最小IP为: 10 . 1 1 1 1 1     0 0 0 . 0 0 0 0 0 0 0 0 . 0 0 0 0 0 0 0 1   ——>10.248.0.1/13
                     最大子网中最大IP为:10 . 1 1 1 1 1     1 1 1 . 1 1 1 1 1 1 1 1 . 1 1 1 1 1 1 1 0   ——>10.255.255.254/13
    答: 1. 每个子网的子网掩码为: 255.248.0.0/13
           2. 每个子网的主机数为:     2^19-2=524286(除去全0和全1的)
           3. 最小子网的网络ID为:     10.0.0.0/13
           4. 最大子网的IP范围为:     10.248.0.1/13——–10.255.255.254/13
还有一个概念和划分子网相反,就是划分超网——->即将多个小网合并一个大网
 实现:主机ID向网络ID借位

 前提:在合并前,原网络ID不同的位必须从全0到全1连续(防止把别人的网也划分到一块)

       例如: 将220.78.168.0/24、220.78.169.0/24、220.78.170.0/24、220.78.171.0/24、220.78.172.0/24、220.78.173.0/24、220.78.174.0/24、220.78.175.0/24八个网络合并成一个超网

       分析:1.从题中我们知道,以上八个网络的子网掩码都是255.255.255.0/24,所以,我们就将第三部分化成二进制数看一下

                220.78.1 0 1 0 1 0 0 0 . 0   ——220.78.168.0/24

                220.78.1 0 1 0 1 0 0 1 . 0   ——220.78.169.0/24

                220.78.1 0 1 0 1 0 1 0 . 0   ——220.78.170.0/24

                220.78.1 0 1 0 1 0 1 1 . 0   ——220.78.171.0/24

                220.78.1 0 1 0 1 1 0 0 . 0   ——220.78.172.0/24

                220.78.1 0 1 0 1 1 0 1 . 0   ——220.78.173.0/24

                220.78.1 0 1 0 1 1 1 0 . 0   ——220.78.174.0/24

                220.78.1 0 1 0 1 1 1 1 . 0   ——220.78.175.0/24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第三部分的前五位都是一样的,并且,不相同的那三位是从全0到全1连续的。所以,我们就可以将其第三部分的低三位划分给主机ID位,即网络ID位变为24-3=21位,主机ID位为8+3=11位,所以我们可以将这八个网络合并为一个超网,这八个分别为它的子网,

           即 超网为:220.78.10101000.0/21——–>220.78.168.0/21

原创文章,作者:M.S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86270

(1)
M.SunM.Sun
上一篇 2017-09-04
下一篇 2017-09-04

相关推荐

  • Linux第二周总结

    1、Linux上的文件管理命令都有哪些,其常用的使用方法及其相关示例演示。 Cp、mv、rm cp命令: copy 单源复制:cp [OPTION]… [-T] SOURCE DEST 如果DEST不存在:则事先创建此文件,并复制源文件的数据流至DEST中; 如果DEST存在: 如果DESST是非目录文件;则覆盖目标文件; 如果DEST是目录文件…

    2017-07-09
  • N22-南京-修 第一周作业

    一、计算机的组成     计算机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运算器、控制器):统称为CPU,它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芯片,通过其内部含有的微指令集对从内存中读取来的数据…

    Linux干货 2016-08-15
  • keepalive配置文件详解

    第一部分:全局定义块 1、email通知。作用:有故障,发邮件报警。 2、Lvs负载均衡器标识(lvs_id)。在一个网络内,它应该是唯一的。 3、花括号“{}”。用来分隔定义块,因此必须成对出现。如果写漏了,keepalived运行时,不会得到预期的结果。由于定义块内存在嵌套关系,因此很容易遗漏结尾处的花括号,这点要特别注意。 global_defs{ n…

    2017-09-17
  • DNS资源记录类型

      资源记录   资源记录(Resource Records),简称RRs。是指每个域所包含的与之相关的资源。例如,每个RR都包括这个域的所属(RR是从哪个域名中得到的),类型(什么样的资源存在于这个RR中),TTL(time to live,存活时间)等等。 DNS包括七大资源记录 A记录:也称为主机记录,是DNS名称到IP地址的映射,用于正向解…

    Linux干货 2017-02-08
  • ​文件共享服务之FTP

    文件共享服务之FTP 文件共享服务之FTP 一、什么是文件共享服务 二、FTP 三、响应码 四、FTP存储和mysql存储有什么不同? 五、用户认证 六、FTP安装与配置 一、什么是文件共享服务 简单理解就是文件或存储块设备可以共享给大家使用。  1、实现共享服务有三种! (1)ftp:属于应用层服务,可以跨平台使用(linux<—&gt…

    Linux干货 2016-04-18
  • linux用户管理实战

     1、列出当前系统上所有已经登录的用户的用户名,注意:同一个用户登陆多次,则只显示一次即可。 [root@localhost ~]# who |cut -d ‘ ‘ -f1 |sort -u  2、取出最后登陆到当前系统的用户的相关信息。 [root@localhost ~]# who |tail -1  3、取出当前系统上被用户当做…

    2018-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