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H原理与运用:远程登录

如果本地用户名与远程用户名一致,登录时可以省略用户名。

SSH的默认端口是22,也就是说,你的登录请求会送进远程主机的22端口。使用p参数,可以修改这个端口。

上面这条命令表示,ssh直接连接远程主机的2222端口。

三、中间人攻击

SSH之所以能够保证安全,原因在于它采用了公钥加密。

整个过程是这样的:(1)远程主机收到用户的登录请求,把自己的公钥发给用户。(2)用户使用这个公钥,将登录密码加密后,发送回来。(3)远程主机用自己的私钥,解密登录密码,如果密码正确,就同意用户登录。

这个过程本身是安全的,但是实施的时候存在一个风险:如果有人截获了登录请求,然后冒充远程主机,将伪造的公钥发给用户,那么用户很难辨别真伪。因为不像https协议,SSH协议的公钥是没有证书中心(CA)公证的,也就是说,都是自己签发的。

可以设想,如果攻击者插在用户与远程主机之间(比如在公共的wifi区域),用伪造的公钥,获取用户的登录密码。再用这个密码登录远程主机,那么SSH的安全机制就荡然无存了。这种风险就是著名的“中间人攻击”(Man-in-the-middle attack)。

SSH协议是如何应对的呢?

四、口令登录

如果你是第一次登录对方主机,系统会出现下面的提示:

这段话的意思是,无法确认host主机的真实性,只知道它的公钥指纹,问你还想继续连接吗?

所谓”公钥指纹”,是指公钥长度较长(这里采用RSA算法,长达1024位),很难比对,所以对其进行MD5计算,将它变成一个128位的指纹。上例中是98:2e:d7:e0:de:9f:ac:67:28:c2:42:2d:37:16:58:4d,再进行比较,就容易多了。

很自然的一个问题就是,用户怎么知道远程主机的公钥指纹应该是多少?回答是没有好办法,远程主机必须在自己的网站上贴出公钥指纹,以便用户自行核对。

假定经过风险衡量以后,用户决定接受这个远程主机的公钥。

系统会出现一句提示,表示host主机已经得到认可。

然后,会要求输入密码。

如果密码正确,就可以登录了。

当远程主机的公钥被接受以后,它就会被保存在文件$HOME/.ssh/known_hosts之中。下次再连接这台主机,系统就会认出它的公钥已经保存在本地了,从而跳过警告部分,直接提示输入密码。

每个SSH用户都有自己的known_hosts文件,此外系统也有一个这样的文件,通常是/etc/ssh/ssh_known_hosts,保存一些对所有用户都可信赖的远程主机的公钥。

五、公钥登录

使用密码登录,每次都必须输入密码,非常麻烦。好在SSH还提供了公钥登录,可以省去输入密码的步骤。

所谓”公钥登录”,原理很简单,就是用户将自己的公钥储存在远程主机上。登录的时候,远程主机会向用户发送一段随机字符串,用户用自己的私钥加密后,再发回来。远程主机用事先储存的公钥进行解密,如果成功,就证明用户是可信的,直接允许登录shell,不再要求密码。

这种方法要求用户必须提供自己的公钥。如果没有现成的,可以直接用ssh-keygen生成一个:

运行上面的命令以后,系统会出现一系列提示,可以一路回车。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要不要对私钥设置口令(passphrase),如果担心私钥的安全,这里可以设置一个。

运行结束以后,在$HOME/.ssh/目录下,会新生成两个文件:id_rsa.pub和id_rsa。前者是你的公钥,后者是你的私钥。

这时再输入下面的命令,将公钥传送到远程主机host上面:

好了,从此你再登录,就不需要输入密码了。

如果还是不行,就打开远程主机的/etc/ssh/sshd_config这个文件,检查下面几行前面”#”注释是否取掉。

然后,重启远程主机的ssh服务。

六、authorized_keys文件

远程主机将用户的公钥,保存在登录后的用户主目录的$HOME/.ssh/authorized_keys文件中。公钥就是一段字符串,只要把它追加在authorized_keys文件的末尾就行了。

这里不使用上面的ssh-copy-id命令,改用下面的命令,解释公钥的保存过程:

这条命令由多个语句组成,依次分解开来看:(1)”$ ssh user@host”,表示登录远程主机;(2)单引号中的mkdir .ssh && cat >> .ssh/authorized_keys,表示登录后在远程shell上执行的命令:(3)”$ mkdir -p .ssh”的作用是,如果用户主目录中的.ssh目录不存在,就创建一个;(4)’cat >> .ssh/authorized_keys’ < ~/.ssh/id_rsa.pub的作用是,将本地的公钥文件~/.ssh/id_rsa.pub,重定向追加到远程文件authorized_keys的末尾。

写入authorized_keys文件后,公钥登录的设置就完成了。

原创文章,作者:371987341,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84742

(1)
371987341371987341
上一篇 2017-08-14
下一篇 2017-08-14

相关推荐

  • 逻辑卷LVM的实现

    LVM(Logical Volume Manager,逻辑卷管理)可以实现把多个实体硬盘分区整合在一起,当作一个硬盘来重新操作处理。最重要的是LVM不像传统分区一旦确定分区大小就不能再调整,它允许我们弹性的调整分区及文件系统容量! 通过几道练习题来说明LVM的实现 1、创建一个至少有两个PV组成的大小为20G的名为testvg的VG;要求PE大小为16MB,…

    2017-06-25
  • 任务计划2

    [root@localhost app]# cat /etc/crontab SHELL=/bin/bash PATH=/sbin:/bin:/usr/sbin:/usr/bin:/root/bin MAILTO=root   # For details see man 4 crontabs   # Example of job defi…

    Linux干货 2017-05-15
  • Linux命令小总结

                     随着对Linux学习的深入,Linux命令也越来越多的。虽然我们可以通过man等帮助查询我 忘记的命令,但写脚本本质是由命令有序的堆砌而运行的。下面让我来总结一番我们学习过的命令 &nb…

    2017-07-30
  • AIX 6.1 硬件基本管理

    查看整体的硬件信息:          # prtconf #将所有系统信息输出到屏幕上显示          # lsdev -C #查看硬件设备信息及其工作状态 注:硬件的设备通常为2 种状态,"availiable"表示设备可用,de…

    Linux干货 2015-10-18
  • Linux下常用安全策略设置的六个方法

    安全第一”对于linux管理界乃至计算机也都是一个首要考虑的问题。加密的安全性依赖于密码本身而非算法!而且,此处说到的安全是指数据的完整性,由此,数据的认证安全和完整性高于数据的私密安全,也就是说数据发送者的不确定性以及数据的完整性得不到保证的话,数据的私密性当无从谈起! 1. 禁止系统响应任何从外部/内部来的ping请求攻击者一般首先通过ping命令检测此…

    Linux干货 2017-07-31
  • N26 – 第三周作业

    1、列出当前系统上所有已登录的用户的用户名,同一用户登录多次只显示一次     ~]# who -u |cut -d ' ' -f1|uniq -u 2、最后登录到当前系统的用户的相关信息     ~]#id $(last | h…

    Linux干货 2017-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