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常用安全策略设置的六个方法

安全第一”对于linux管理界乃至计算机也都是一个首要考虑的问题。加密的安全性依赖于密码本身而非算法!而且,此处说到的安全是指数据的完整性,由此,数据的认证安全和完整性高于数据的私密安全,也就是说数据发送者的不确定性以及数据的完整性得不到保证的话,数据的私密性当无从谈起!

1. 禁止系统响应任何从外部/内部来的ping请求攻击者一般首先通过ping命令检测此主机或者IP是否处于活动状态 ,如果能够ping通 某个主机或者IP,那么攻击者就认为此系统处于活动状态,继而进行攻击或破坏。如果没有人能ping通机器并收到响应,那么就可以大大增强服务器的安全性,linux下可以执行如下设置,禁止ping请求:

[root@localhost ~]#echo “1”> /proc/sys/net/ipv4/icmp_echo_ignore_all默认情况下“icmp_echo_ignore_all”的值为“0”,表示响应ping操作。

可以加上面的一行命令到/etc/rc.d/rc.local文件中,以使每次系统重启后自动运行。

2.禁止Control-Alt-Delete组合键重启系统

在linux的默认设置下,同时按下Control-Alt-Delete键,系统将自动重启,这是很不安全的,因此要禁止Control-Alt-Delete组合键重启系统,只需修改/etc/inittab文件:

代码如下:

[root@localhost ~]#vi /etc/inittab

找到此行:ca::ctrlaltdel:/sbin/shutdown -t3 -r now在之前加上“#”

然后执行:

代码如下:

[root@localhost ~]#telinit q

3.限制Shell记录历史命令大小

默认情况下,bash shell会在文件$HOME/.bash_history中存放多达1000条命令记录(根据系统不同,默认记录条数不同)。系统中每个用户的主目录下都有一个这样的文件。

这么多的历史命令记录,肯定是不安全的,因此必须限制该文件的大小。

可以编辑/etc/profile文件,修改其中的选项如下:

HISTSIZE=30

表示在文件$HOME/.bash_history中记录最近的30条历史命令。如果将“HISTSIZE”设置为0,则表示不记录历史命令,那么也就不能用键盘的上下键查找历史命令了。

4.删除系统默认的不必要用户和组

Linux提供了各种系统账户,在系统安装完毕,如果不需要某些用户或者组,就要立即删除它,因为账户越多,系统就越不安全,越容易受到攻击。

删除系统不必要的用户用下面命令

代码如下:

[root@localhost ~]# userdel username

删除系统不必要的组用如下命令:

代码如下:

[root@localhost ~]# groupdel groupname

Linux系统中可以删除的默认用户和组有:

删除的用户,如adm,lp,sync,shutdown,halt,news,uucp,operator,games,gopher等。

删除的组,如adm,lp,news,uucp,games,dip,pppusers,popusers,slipusers等。

5. 关闭selinux

SELinux是 Security-Enhanced Linux的简称,是一种内核强制访问控制安全系统,目前SELinux已经集成到Linux 2.6内核的主线和大多数Linux发行版上,由于SELinux与现有Linux应用程序和Linux内核模块兼容性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建议初学者先关闭selinux,等到对linux有了深入的认识后,再对selinux深入研究不迟!

查看linux系统selinux是否启用,可以使用getenforce命令:

代码如下:

[root@localhost ~]# getenforce

Disabled

关闭selinux,在redhat系列发行版中,可以直接修改如下文件:

代码如下:

[root@localhost ~]#vi /etc/sysconfig/selinux# This file controls the state of SELinux on the system.

SELINUX= can take one of these three values:

enforcing – SELinux security policy is enforced.

permissive – SELinux prints warnings instead of enforcing.

disabled – SELinux is fully disabled.

SELINUX=enforcing

SELINUXTYPE= type of policy in use. Possible values are:

targeted – Only targeted network daemons are protected.

strict – Full SELinux protection.

SELINUXTYPE=targeted

将SELINUX=enforcing修改为SELINUX=disabled, 重启系统后将会停止SElinux。

6.设定tcp_wrappers防火墙

Tcp_Wrappers是一个用来分析TCP/IP封包的软件,类似的IP封包软件还有iptables,linux默认都安装了此软件,作为一个安全的系统,Linux本身有两层安全防火墙,通过IP过滤机制的iptables实现第一层防护,iptables防火墙通过直观地监视系统的运行状况,阻挡网络中的一些恶意攻击,保护整个系统正常运行,免遭攻击和破坏。关于iptables的实现,将在下个章节详细讲述。如果通过了第一层防护,那么下一层防护就是tcp_wrappers了,通过Tcp_Wrappers可以实现对系统中提供的某些服务的开放与关闭、允许和禁止,从而更有效地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Tcp_Wrappers的使用很简单,仅仅两个配置文件:/etc/hosts.allow和/etc/hosts.deny(1) 查看系统是否安装了Tcp_Wrappers

[root@localhost ~]#rpm -q tcp_wrappers 或者[root@localhost ~]#rpm -qa | grep tcp

tcp_wrappers-7.6-37.2

tcpdump-3.8.2-10.RHEL4

如果有上面的类似输出,表示系统已经安装了tcp_wrappers模块。如果没有显示,可能是没有安装,可以从linux系统安装盘找到对应RPM包进行安装。

(2)tcp_wrappers防火墙的局限性

系统中的某个服务是否可以使用tcp_wrappers防火墙,取决于该服务是否应用了libwrapped库文件,如果应用了就可以使用tcp_wrappers防火墙,系统中默认的一些服务如:sshd、portmap、sendmail、xinetd、vsftpd、tcpd等都可以使用tcp_wrappers防火墙。

(3) tcp_wrappers设定的规则

tcp_wrappers防火墙的实现是通过/etc/hosts.allow和/etc/hosts.deny两个文件来完成的,首先看一下设定的格式:

service:host(s) [:action]

l service:代表服务名,例如sshd、vsftpd、sendmail等。

l host(s):主机名或者IP地址,可以有多个,例如192.168.60.0、www.ixdba.netl action:动作, 符合条件后所采取的动作。

几个关键字:

l ALL:所有服务或者所有IP。

l ALL EXCEPT:所有的服务或者所有IP除去指定的。

例如:ALL:ALL EXCEPT 192.168.60.132

表示除了192.168.60.132这台机器,任何机器执行所有服务时或被允许或被拒绝。

了解了设定语法后,下面就可以对服务进行访问限定。

例如互联网上一台linux服务器,实现的目标是:仅仅允许222.90.66.4、61.185.224.66以及域名softpark.com通过SSH服务远程登录到系统,设置如下:

首先设定允许登录的计算机,即配置/etc/hosts.allow文件,设置很简单,只要修改/etc/hosts.allow(如果没有此文件,请自行建立)这个文件即可。

只需将下面规则加入/etc/hosts.allow即可。

sshd: 222.90.66.4 61.185.224.66 softpark.com接着设置不允许登录的机器,也就是配置/etc/hosts.deny文件了。

一般情况下,linux会首先判断/etc/hosts.allow这个文件,如果远程登录的计算机满足文件/etc/hosts.allow设定的话,就不会去使用/etc/hosts.deny文件了,相反,如果不满足hosts.allow文件设定的规则的话,就会去使用hosts.deny文件了,如果满足hosts.deny的规则,此主机就被限制为不可访问linux服务器,如果也不满足hosts.deny的设定,此主机默认是可以访问linux服务器的,因此,当设定好/etc/hosts.allow文件访问规则之后,只需设置/etc/hosts.deny为“所有计算机都不能登录状态”即可。

sshd:ALL

这样,一个简单的tcp_wrappers防火墙就设置完毕了。

原创文章,作者:sunha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83487

(0)
上一篇 2017-07-31 20:33
下一篇 2017-07-31 21:37

相关推荐

  • Linux网络配置

    配置网络 实现网络组测试网络网络工具     基本网络配置将Linux主机接入到网络,需要配置网络相关设置。一般包括如下内容:主机名IP/netmask路由:默认网关DNS服务器主DNS服务器次DNS服务器第三DNS服务器 网络配置方式静态指定:ifcfg: ifconfig, route, netstatip: object {link…

    Linux干货 2017-08-19
  • 关于源码包的基本知识

    关于源码包的基本知识  §·什么是程序 程序(Program)是为实现特定目标或解决特定问题而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命令序列的集合。为实现预期目的而进行操作的一系列语句和指令。 一般分为系统程序和应用程序两大类。 程序就是为使电子计算机执行一个或多个操作,或执行某一任务,按序设计的计算机指令的集合。 §·程序包的编译安装 ※·为什么需要源码安装 1.最…

    Linux干货 2016-08-24
  • LV+M

    1、查看分区情况: 2、创建sdc分区,并且更改分区类型为8e  3、同样步骤2操作,创建sdd分区 4、创建物理卷pv: 5、查看当前系统的物理卷: 6、创建卷组vg: 7、查看当前系统的卷组: 8、创建逻辑卷lv: 9、查看当前系统的逻辑卷: 10、创建文件系统ext4: 11、创建目录/mnt/lv1并且挂载: 12、扩展物理卷: 13、扩展…

    Linux干货 2016-09-19
  • 快速搭建ss上网

    快速搭建ss 方法一: [root@cloud ~]# yum install build-essential autoconf libtool openssl-devel gcc -y [root@cloud ~]# git clone&…

    Linux干货 2016-06-09
  • 马哥教育网络班21期+第17周课程练习

    1、结合图形描述LVS的工作原理; lvs是基于内核的虚拟主机用来做四层的负载均衡,工作在netfilter框架的INPUT链上,有四种模式,上图为lvs-nat lvs-nat:有DNAT功能,支持端口映射,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都需要经过Director 请求过程:cip–>vip,Director,cip–>rip 响应…

    Linux干货 2016-12-26
  • MairaDB之基于openssl的主从复制

    一、配置openssl   1、   在master server(node0)上根CA的搭建(及生成自签名证书) [root@node0 ~]# cd /etc/pki/CA/ [root@node0 CA]# (umask 077;openssl genrsa -out private/cakey.pem 2048) Gen…

    2014-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