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笔记

网络管理笔记

1. 网络概念:

    一组网络设备或计算机,通过无形的规则链接起来的体系!   

2. 应用程序种类:

    (1)批处理应用程序:
            FTP、TFTP、库存更新
            不需直接人工交互
            带宽重要,但不是关键因素
    (2)交互式应用程序:
            库存查询、数据库更新。
       人机交互。
            因为用户需等待响应,所以响应时间很重要,但并非关键性因素,除非要等待很长时间。
    (3)实时应用程序
            V0IP、视频
            人与人的交互
            端到端的延时很重要

3. 网络的特征

        速度、成本、安全性、可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拓扑
     高可用性:  
            正常工作时间 / 总时常(正常时间,异常时间)  
            网络中集群可降低异常时间,提高可用性。  
     高可用性技术:  
            99.999%  常用级别
    高可靠性:  
            正常运行的时间  

4.拓扑:

        物力拓扑、逻辑拓扑
        结构:
                总线型
                环型:
                        令牌环,其中如果有一台设备损坏,其他设备将无法工作。
                        双环,复原能力强
                星型:
                        常用型
                网状拓扑:
                        容错能力强
                        实施成本高

5. 网络模型:

            OSI 网络开放标准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模型:
                7.应用层       application layer
                6.表示层 presention layer
                5.会话层 session layer
                4.传输层 tranport layer
                3.网络层 network layer
                2.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layer
                1.物理层 physical layer
            各层任务:
                物理层:
                       二进制传输
                        为启动、维护及为物理链路定义了电器范围、机械范围、过程范围、功能范围
                数据链路层:
                       访问介质
                       定义如何格式化数据以便进行传输以及如何控制对网络的访问,支持错误检测
                网络层:
                        数据传输
                        路由数据包,选择传递数据的最佳路径,支持逻辑寻址和路径选择
                传输层:
                        传输问题
                        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建立、维护、终止虚拟电路,通过错误检测和恢复,信息流控制来保障可靠性
                会话层:
                        主机间通信
                        建立、管理、终止在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
                表示层:
                        数据表示
                        确保接收系统可以读出该数据,格式化数据,构建数据,协商用于应用层的数据传输语法,提供加密
                应用层:
                        网络进程访问应用层
                        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提供用户身份验证
            作用:
                降低复杂性
                标准化接口
                简化模块设计
                确保技术的互操作性
                加快发展速度
                简化教学

5. 通讯模式:

        单播:
            指定某个设备进行通讯
        组播:
            特定多台设备间通讯
        广播:
            一定范围内所有人的通讯

6. 网线线序:

        T568A:
            绿白 绿 橙白 蓝 蓝白 橙 棕白 棕
        T568B:
            橙白 橙 绿白 蓝 蓝白 绿 棕白 棕

7. 以太网:

        定义在物理层、数据链物层
        CSMA/CD 以前的以太网对设备有限制(1024台),有冲突域。
        100M 以太网,可以进行同步发送
        以太网数据结构:
            前导信息
            摸底地址的MAC
            运地址的MAC
            为网络层服务的协议类型
            数据
            循环校验位
        帧MTU大小:
            最大长度:
                72~1526
            去掉前导信息,循环校验位:
                64~1518

8. MAC地址的结构:

        广播1位
        本地地址1位
        国际化标准组织分给厂家的固定不变的22位
        厂家自定义的22位

9. 集线器 Hub :

        多端口中继器
        Hub 不记录收发的MAC地址
        所有链接的电脑都在一个冲突域内
        特点:
            共享宽带
            半双工

10.数据传输方式:

        单工:
            单方向传输
        半双工:
            双向轮流传输
        全双工:
            双向同时传输

11.VLAN :

        虚拟的局域网
        作用:
            分割广播域
            灵活管理

12.TCP/IP协议栈:

        TCP :
            可靠的、面向连接、有序列、适用于E-mail、共享、下载。
        UDP:
            不可靠、非面向连接、无序列、适用于视频、语音
        特性:
            工作在传输层
            双工模式操作
            错误检查
            数据打包成段,排序
            确认机制
            数据恢复,重传
            流量控制,滑动窗口(变化的值)
            拥塞控制,拥塞避免算法
            慢启动
        包头结构:
            源端口、目标端口:
                                计算机上的进程要和其他进程通信是要通过计算机端口的,而一个计算机端口某个时刻只能被一个进程占用,

                        所以通过指定源端口和目标端口,就可以知道是哪两个进程需要通信。源端口、目标端口是用16位表示的,

                        可推算计算机的端口个数为2^16个
            序列号:
                                表示本报文段所发送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编号。在TCP连接中所传送的字节流的每一个字节都会按顺序编号。

                        由于序列号由32位表示,所以每2^32个字节,就会出现序列号回绕,再次从0 开始
            确认号:
                                表示接收方期望收到发送方下一个报文段的第一个字节数据的编号。

                        也就是告诉发送发:我希望你(指发送方)下次发送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数据的编号是这个确认号。

                        也就是告诉发送方:我希望你(指发送方)下次发送给我的TCP报文段的序列号字段的值是这个确认号
            数据偏移:
                                由于TCP首部包含一个长度可变的选项部分,所以需要这么一个值来指定这个TCP报文段到底有多长。

                        它指出TCP 报文段的数据起始处距离TCP 报文段的起始处有多远,即TCP报文段的首部长度。长度4位
            URG:
                                 表示本报文段中发送的数据是否包含紧急数据。

                        URG=1,表示有紧急数据。后面的紧急指针字段只有当URG=1时才有效
            ACK:
                                表示是否前面的确认号字段是否有效。ACK=1,表示有效。

                        只有当ACK=1时,前面的确认号字段才有效。TCP规定,连接建立后,ACK必须为1
            PSH:
                                 告诉对方收到该报文段后是否应该立即把数据推送给上层。

                        如果为1,则表示对方应当立即把数据提交给上层,而不是缓存起来
            RST:
                                只有当RST=1时才有用。如果收到一个RST=1的报文,说明与主机的连接出现了严重错误(如主机崩溃),

                        必须释放连接,然后再重新建立连接。或者说明上次发送给主机的数据有问题,主机拒绝响应
            SYN:
                                在建立连接时使用,用来同步序号。当SYN=1,ACK=0时,表示这是一个请求建立连接的报文段;

                        当SYN=1,ACK=1时,表示对方同意建立连接。SYN=1,说明这是一个请求建立连接或同意建立连接的报文。

                        只有在前两次握手中SYN才置为1
            FIN:
                                 标记数据是否发送完毕。如果FIN=1,就相当于告诉对方:

                        “我的数据已经发送完毕,你可以释放连接了”
            窗口大小:
                                 表示现在运行对方发送的数据量,也就是告诉对方,从本报文段的确认号开始允许对方发送的数据量
            校验和:
                                 提供额外的可靠性
            紧急指针:
                                 标记紧急数据在数据字段中的位置。
            选项部分:
                                 其最大长度可根据TCP首部长度进行推算。TCP首部长度用4位表示,选项部分最长为:(2^4-1)*4-20=40字节

原创文章,作者:liu-linux,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71160

(0)
liu-linuxliu-linux
上一篇 2017-03-16
下一篇 2017-03-16

相关推荐

  • 用户与组管理

    如何成为linux用户?     在linux系统中,要想从系统中获取资源、对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就需要向系统申请一个账号,从而实现特定用途,当申请到账号后,要对它设置口令,这样用户账号就申请成功了,然后可以登陆系统,当用户登陆系统时,需要通过系统的认证,认证成功后才给予授权,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还会对用户进行审计。 为什么要设置…

    Linux干货 2016-08-08
  • N25期–第十五周作业

    1、 总结sed和awk的详细用法; 2、删除/boot/grub/grub.conf文件中所有行的行首的空白字符; # sed ‘s@^[[:space:]]\+@@’ /boot/grub/grub.conf 3、删除/etc/fstab文件中所有以#开头,后跟至少一个空白字符的行的行首的#和空白字符; # sed ‘s@^#[[:space:]]*@@…

    Linux干货 2017-05-08
  • 用户相关文件简介

    2016/10/23 总结关于用户和组相关的配置文件 Linux系统主要有4个文件与用户和组的配置有关, 主要为/etc/passwd  /etc/shadow   /etc/group  /etc/gshadow 首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用户,什么是组 用户:      管理员用户&nbsp…

    Linux干货 2016-10-24
  • btrfs管理及应用

    一. 简介     btrfs有着强大的功能,它支持在多个及各种物理设备(包括RAID)上创建一个文件系统,并支持动态扩展或减小,支持快照功能,甚至快照的快照,支持子卷功能。 二. 如何使用btrfs文件系统?     我的准备材料:3块20G的硬盘 [root@localhost ~]#…

    Linux干货 2015-12-07
  • 本地yum仓库配置以及创建yum仓库

    如何使用光盘当做本地yum仓库?     1.挂载光盘至某目录,例如/media/cdrom      [root@CentOS7 ~]# mount /dev/cdrom /media/cdrom/ mount: /dev/sr…

    Linux干货 2016-08-23
  • 计算机简介

    计算机的简介 电子计算机(英语:computer),亦称电脑,是一种利用「电子学」原理,根据一系列指令对数据进行处理的工具计算机种类繁多,但实际来看,计算机总体上是处理信息的工具。计算机在组成上形式不一,早期计算机的体积足有一间房屋的大小,而今天某些嵌入式计算机可能比一副「扑克牌」还小。当然,即使在今天依然有大量体积庞大的巨型计算机为特别的[科学]计算或面向…

    Linux干货 2016-10-28

评论列表(2条)

  • 马哥教育
    马哥教育 2017-03-20 09:51

    文章都是文字性的记录描述,如果多一些插图会更直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