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26-第七周作业-邢岩

马哥门徒-N26-邢岩


     今天看了一本书《运维前线:一线运维专家的运维方法、技巧与实践》,有一张运维全平台规划体系如下:N26-第七周作业-邢岩

     看完这张图,瞬间觉得自动化运维真的是很庞大精深,我只是在运维这片海洋的岸边,刚刚迈入一只脚步而已,究竟什么是山,什么是水,还不得而知。就让我化身一条小鱼,在这片汪洋大海中遨游吧!

     继续我今天的学习,第一题是创建一个10G分区,并格式为ext4文件系统        

          (1) 要求其block大小为2048, 预留空间百分比为2, 卷标为MYDATA, 默认挂载属性包含acl;

          (2) 挂载至/data/mydata目录,要求挂载时禁止程序自动运行,且不更新文件的访问时间戳;


     ~]# fdisk /dev/sdb

     ~]# mkfs -t ext4 -b 2048 -m 2 -L MYDATA /dev/sdb1

     ~]# mount -o acl,noexec,noatime /dev/sdb1 /data/mydata

N26-第七周作业-邢岩N26-第七周作业-邢岩N26-第七周作业-邢岩


    第二题,创建一个大小为1G的swap分区,并创建好文件系统,并启用之;


     ~]# fdisk /dev/sdb

     ~]# partx -a /dev/sdb

     ~]# mkswap /dev/sdb2

     ~]# swapon /dev/sdb2

N26-第七周作业-邢岩N26-第七周作业-邢岩


     第三题,写一个脚本:

        (1)、获取并列出当前系统上的所有磁盘设备;

        (2)、显示每个磁盘设备上每个分区相关的空间使用信息;


    #!/bin/bash
    # Author:jeque
    # Description:disk partition
    ls /dev/[s,h]d[a-z]
   fdisk -l ls /dev/[s,h]d[a-z]

N26-第七周作业-邢岩

N26-第七周作业-邢岩


    第四题,总结RAID的各个级别及其组合方式和性能的不同。


     RAID:就是将多个硬盘组织成一个来使用(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其主要的作用是提高IO能力和提高耐用性,耐用性可以通过磁盘冗余来实现。
     多块磁盘组织在一起的工作方式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以下级别:

类别 硬盘及容量 性能及数量
RAID-0 用于平行存储,即条带。不适合存储关键数据,一般存储非关键性数据,如缓存数据;数据不重要,业务一样重要,也不一定可以把缓存系统放在RAID-0  读、写性能提升;
           可用空间:N*min(S1,S2,…)
           无容错能力
           最少磁盘数:2,2+
RAID-1 镜像存储,每块硬盘存储全部数据 读性能提升、写性能略有下降;
           可用空间:1*min(S1,S2,…)
           有冗余能力
           最少磁盘数:2, 2+
 RAID-4 将三块或者以上的硬盘组织成一个硬盘,最后一块磁盘存储校验码(异或运算),前面的存储数据有一个盘集中检验,有可能会导致性能瓶颈
RAID-5 一般是左对称  读写性能提升
            可用空间:(N-1)*min(S1,S2,…)
            有容错能力:1块磁盘
            最少磁盘数:3,3+
 RAID-6 两块磁盘作为校验盘,最少需要4块 读、写性能提升
            可用空间:(N-2)*min(S1,S2,…)
            有容错能力:2块磁盘
            最少磁盘数:4,4+
混合类型  RAID-10:两两一组,做成RAID-1,最后组织成RAID-0  比较靠谱的机制
             读写性能提升
             可用空间:N*min(S1,S2,…)/2
             有容错能力:每组镜像最多只能坏一块;
             最少磁盘数:4,4+
 RAID-01:三个磁盘组成RAID-0,最后合成RAID-1  不太靠谱
 RAID-50:更不可靠
 RAID7:价格非常贵
 JBOD:Just a Bunch Of Disks
将多块磁盘的空间合并成一个大的连续空间使用;可用空间:sum(S1,S2,…)      

      常用级别:RAID-0,RAID-1,RAID-5,RAID-10,RAID-50,JBOD

      几种RAID示意图:

N26-第七周作业-邢岩N26-第七周作业-邢岩N26-第七周作业-邢岩N26-第七周作业-邢岩


     第五题,创建一个大小为10G的RAID1,要求有一个空闲盘,而且CHUNK大小为128k;


     ~]# mdadm -C /dev/md1 -n 2 -x 1 -c 128 -l 1 /dev/sdb2 /dev/sdb3 /dev/sdb4

     ~]# mdadm -D /dev/md1N26-第七周作业-邢岩N26-第七周作业-邢岩


     第六题,创建一个大小为4G的RAID5设备,chunk大小为256k,格式化ext4文件系统,要求可开机自动挂载至/backup目录,而且不更新访问时间戳,且支持acl功能;


     ~]# mdadm -C /dev/md5 -n 3 -c 256 -l 5 /dev/sdb1 /dev/sdb2 /dev/sdb3

     ~]# mdadm -D /dev/md5

     ~]# mkfs -t ext4 /dev/md5

     ~]# mount -o auto,acl,noatime /dev/md5 /backup

N26-第七周作业-邢岩N26-第七周作业-邢岩N26-第七周作业-邢岩     


    第七题,写一个脚本:

       (1) 接受一个以上文件路径作为参数;

       (2) 显示每个文件拥有的行数;

       (3) 总结说明本次共为几个文件统计了其行数;


    #!/bin/bash
    # Author: jeque
    # Description: file number

    declare -i sum=$#
    if [ $# -eq 0 ];then
       echo “please input the file path”
       exit 1
    fi
    for i in $*;do
        echo “$i lines :$(grep “.*” $i |wc -l)”
    done
    echo “there are $sum files total.”

N26-第七周作业-邢岩


    第八题,写一个脚本

      (1) 传递两个以上字符串当作用户名;

      (2) 创建这些用户;且密码同用户名;

      (3) 总结说明共创建了几个用户;


#!/bin/bash
# Author: jeque
# Description:创建用户名
declare -i sum=$# 
if [ $# -lt 2 ];then
    echo “please input at least two users:”
    exit 1
fi
for i in $*;do
    useradd $i
    password=$i
    echo $password | passwd –stdin $i
done
echo “Created users are $sum total.”
N26-第七周作业-邢岩


     第九题,写一个脚本,新建20个用户,visitor1-visitor20;计算他们的ID之和;


#!/bin/bash
# Author: jeque
# Description:创建用户名
declare -i sumuserid=0
for (( i=1;i<=20;i++));do
    username=visitor$i
    useradd $username
    uid=`id -u $username`
    let sumuserid+=$uid
done
echo “The users id sum:$sumuserid”

N26-第七周作业-邢岩N26-第七周作业-邢岩


    最后,让我用一句话结束今天的学习,学号shell编程的核心:多练—多思考—再练—再思考,坚持如此循环即可!N26-第七周作业-邢岩N26-第七周作业-邢岩N26-第七周作业-邢岩

原创文章,作者:jequ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70501

(0)
jequejeque
上一篇 2017-03-10
下一篇 2017-03-11

相关推荐

  • vim编辑器基本应用

    vi:Visual  Tnterface文本编辑器 vim:vi Improved vi的加强版 文本编辑种类:   行编辑器:sed   全屏编辑器:nano,vi,vim 其他编辑器::   gedit:一个简单的图形编辑器   gvim:一个vim编辑器的图形版本 vim使用格式 +# :打开文件后,直…

    Linux干货 2016-08-11
  • linux 逻辑卷管理

    lvm介绍:     lvm:全称Logical Volume Manager,重点在于可以弹性调整filesystem 容量,并非在于数据安全     lvm:整合多个分区或者磁盘为一个整体,让分区看起来想一个整体。     lvm:设备…

    Linux干货 2016-09-01
  • rsyslog日志记录服务器

    rsyslog日志记录服务器 部分思路总结摘自网络http://xuding.blog.51cto.com/4890434/1737947 一、syslog系统 1.syslog:系统日志服务,统一日志管理 支持C/S架构:可通过UDP或TCP协议提供日志记录服务;实现集中收集日志功能 (1)日志、事件 历史事件日志,保存系统上过去一段时间的发生的事件 事件…

    Linux干货 2016-11-07
  • linux命令格式及基础命令

    linux命令格式及基础命令介绍 命令格式 command [options] [arguments] * command:命令 * options: –单词 或 -单字 * argument:参数(档案名称或其他) 基础命令介绍 ifconfig 用于显示或设置网络设备 语法 ifconfig [网络设备][down up -allmulti -arp …

    Linux干货 2017-12-03
  • Linux的发展史

    Linux的诞生 1987年荷兰阿姆斯特丹Vrije大学的Andrew S.Tanenbaum 教授为了让学生们更了解操作系统而参照Unix系统编写了Minix系统。在1988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迎来了一位新生Linus Benedict Torvalds ,他在学习了Minix系统后,以此为平台和指导开发出了Linux。在1991年8月Linus Toval…

    Linux干货 2016-10-19
  • Linux文件查找及压缩常用知识总结

    一、文件查找 1.locate命令: locate KEYWORD 常用选项:     -i 执行区分大小写的搜索     -n  N只列举前N个匹配项目 查询系统上预建的文件索引数据库在:/var/lib/mlocate/mlocate.…

    Linux干货 2016-08-18

评论列表(1条)

  • 马哥教育
    马哥教育 2017-03-30 14:29

    图文并茂,总结的非常到位,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