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基本命令(20170214)

  • 计算机基础知识

  • 操作系统相关

  • linux分区介绍

  • 安装linux

  • linux基本命令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computer):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一种能接收和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的程序对海量数据进行自动、高速地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输出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1.发展历史

  

阶段 日期(年) 元器件
第一代计算机 1946-1957 电子管
第二代计算机 1958-1964 晶体管
第三代计算机 1965-1970 集成电路
第四代计算机 1971以后 大规模集成电路

     

     2.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计算机有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构成,它们的的关系如下图:

    计算机组成.png

    3. 计算机按规模划分: 

        巨型计算机:应用于国防尖端技术和现代科学计算中

        大型计算机:具有较高的运算速度,往往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或网络服务器使用

        小型计算机:规模小结构简单,用于自动控制、测量仪器、医疗设备中数据采集方面

        微型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采用微处理器芯片,用于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处理

    

     4.Linux哲学思想

  

  •   一切都是一个文件(包括硬件)

  •   小型,单一用途的程序

  •   链接程序,共同完成复杂的任务

  •   避免令人困惑的用户界面

  •   配置数据存储在文本中

 二、操作系统相关:

       服务器OS: RHEL、 CentOS 、Windows Server、Aix

       操作系统运行在硬件设备上,使用过程要想调用硬件的资源给用户就需要遵循相应的开发接口标准

       常见的接口标准如下:

  • ABI: Application Binary Interface

             ABI描述了应用程序与OS之间的底层接口,允许编译好的目标代码在使用兼容ABI的系统中无需改动就能运行

  •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定义了源代码和库之间的接口,因此同样的源代码可以在支持这个API的任何系统中编译

  • POSIX: 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

               IEEE在操作系统上定义的一系列API标准

               POSIX兼容的程序可在其它POSIX操作系统编译执行

  •  运行程序格式:

            Windows: EXE, .dll(dynamic link library),.lib

            Linux: ELF, .so(shared object), .a

  库.png

   

计算机的最底层是Hardware,操作系统内核利用DeviceDrive来支配硬件资源,由于内核的操作相对比较复杂,为了更加方便使用底层的硬件资源可以利用system call 系统调用来通知内核调用硬件资源,windows系统上的软件不能直接移植到Linux上运行,是由于底层用的ABI接口不一样,当一个用户编写一个脚本shell想要实现某些功能,编写好了只有源代码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用到一些通用的库,假如用到三角函数库,不可能每个用户使用的时候都去自己开发,源代码和这些通用库之间的接口就是API,用户程序和系统内核运行时相互隔离的,用户程序运行在用户空间

内核运行在kernel space,

  

三、分区介绍

主分区:一个硬盘最多有4个(3主+1扩展)

扩展分区:一个硬盘最多有1个,不能存储数据;

逻辑分区:可将扩展分区划分为多个逻辑分区,可存储数据;

注意:/,/boot,swap可独立分区;

分区表示法:

/dev/sda[1-4] 第一块硬盘的主分区

/dev/sd[a-z]5 第一块硬盘的第一个逻辑分区

四、安装Linux

  •    分区规划

   /boot    引导分区,生产环境设置为500M即可,本次测试环境以后需要修改内核,这里设置为1G

   /swap    虚拟交换分区,一般设置为服务器内存的1.5倍-2倍,如果生产环境内存过大如32G,swap设置16G即可

   /app      单独划分应用程序的安装分区,方便管理,最终大小可根据实际环境设置,这里测试环境设置10G

   /             根分区,最终大小可根据实际环境设置,这里测试环境设置50G

  

  •   安装系统注意事项:

  在图形界面安装系统的时候可以切换到命令行界面进行查看系统底层发生了什么

  ctrl+alt+f2 可以敲命令是否获取到ip

  ctrl+alt+f3 可以查看系统底层发生的事情

  ctrl+alt+f6 回到图形界面

五、Linux基本命令:

cpu相关

[root@centos6 ~]# lscpu    #显示cpu相关信息

Architecture:          x86_64                        #架构 64位
CPU(s):                12                                #逻辑cpu数
Thread(s) per core:    1                              #每个核的线程数         
Core(s) per socket:    6                            #每个物理cpu的核数
CPU socket(s):         2                             #cpu插槽数
Vendor ID:             GenuineIntel           #cpu厂商ID是GenuineIntel
CPU family:            6                              #cpu系列是6
Model:                 23                                #型号23
Stepping:              10                              #步进是10
CPU MHz:               800.000                 #cpu主频是800MHz
Virtualization:        VT-x                         #cpu支持的虚拟化技术VT-x(对此在下一博文中解释下
L1d cache:             32K                         #一级缓存32K(google了下,这具体表示表示cpu的L1数据缓存为32k)
L1i cache:             32K                          #一级缓存32K(具体为L1指令缓存为32K)
L2 cache:              3072K                      #二级缓存3072K

[root@centos6 ~]# cat /proc/cpuinfo

内存相关:

[root@centos6 ~]#cat /proc/meminfo

[root@centos6 ~]#free -m

查看硬盘相关:

[root@centos6 ~]#cat /proc/partitions

[root@centos6 ~]df -lh


查看系统版本

[root@centos6 ~]#  lsb_release -a

[root@centos6 ~]#  cat /etc/redhat-release

[root@centos6 ~]#  cat /etc/centos-release

note: 如果想更改系统的显示版本,利用gedit编辑改为特定的版本号即可

#gedit /etc/centos-release 

 

文本编辑命令 cut sort uniq的使用

cut

语法: cut OPTION….[FILE]…

选项 

     -d : 制定字段分隔符,默认是空格
     -f :制定要显示的字段          
       -f1 :显示第一个字段          
       -f 1,3 显示第一个和第三个          
       -f 1-3 显示第一个到第三个 
     --output-delimiter=string  指定特定的分隔符

cut -d: -f1,7 /etc/passwd 以:分隔符显示第一列和第7列

cut -d: -f1,7 –output-delimiter '#'  /etc/passwd

sort

语法 sort OPTION….FILE

选项 

-f 忽略大小写
-t 指定分隔符
-k 以指定字段进行排序
-r 进行逆序排序
-n 以数值大小或者正常字母序号排序
-u 排序后去重复显示

sort -t: -k3 -n /etc/passwd  #以:分隔符以数值大小进行排序

sort -t: -k3 -n /etc/passwd |cut -d: -f3

uniq

语法 uniq [OPTION]…[FILE]..

选项 

     -c 显示每行重复的次数
     -d 仅显示重复的行
     -u 仅显示不重复的行

note:连续且完全相同为重复

  history |cut -d ' ' -f5 |sort -u 查看历史命令,sort -u去掉重复的

  history |cut -d ' ' -f5 |uniq 使用uniq  不连续相同命令还是显示

  history |cut -d ' ' -f5 |sort|uniq   此时的sort将一样的排在一起  uniq在这里去掉重复的  

  history |cut -d ' ' -f5 |sort|uniq -c  此时的sort将一样的排在一起  uniq -c显示重复次数

  

 

原创文章,作者:yunweibanlib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68509

(0)
yunweibanlibinyunweibanlibin
上一篇 2017-02-14
下一篇 2017-02-14

相关推荐

  • 用户组管理系列(二):权限设置

    1、权限简介    操作系统中每个文件都拥有特定的权限、所属用户和所属组。权限是操作系统用来限制资源访问的机制,在Linux中权限一般分为读(readable)、写(writable)和执行(excutable),分为三组。分别对应文件的属主(owner),属组(group)和其他用户(other),通过这样的机制来限制哪些用户、哪些组可…

    Linux干货 2016-08-05
  • M20 – 1- 第三周博客(1):Linux用户、组

    Linux是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因此要使用系统资源的用户都必须先向系统管理员申请一个账号,然后以这个账号的身份进入系统。用户的账号一方面能帮助系统管理员对使用系统的用户进行跟踪,并控制他们对系统资源的访问与限制,并为用户提供安全性保护。每个用户账号都拥有一个惟一的用户名(UID)和用户口令(PASSWD)。用户在登录时键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口令后,才能…

    Linux干货 2016-08-04
  • Nginx 进阶 (ssl、fpm、rewrite、cache配置等)

    Nginx(与ssl结合配置https网站、rewrite,fastcgi配置详解) 前言 前面已经介绍过Nginx的一些基础概念,还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模块:利用ssl给会话加密,利用rewrite功能灵活改写访问结果,以及利用fastcgi与php模块结合等等。 一、配置https网站 1、自建CA (1)生成私钥文件 mkdir -p /etc/pki/C…

    Linux干货 2016-12-26
  • 高考作业

    1、简述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过程及各过程中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状态。 TCP三路握手,作用为完成三次握手,主机A与主机B开始传送数据。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A(状态为SYN_SEND)发送位码为syn=1,随机产生seq number=1234567的数据包到服务器,服务器B(状态为LISTEN)由SYN=1知道,客户端A要求建立联机;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B(…

    Linux干货 2016-06-22
  • linux cluster—-lvs

    一. Linux Cluster:           Cluster:计算机集合,为解决某个特定问题组合起来形成的单个系统;      Linux Cluster类型:      &nbs…

    Linux干货 2016-10-29
  • 推荐-Nginx Rewrite的应用-根据访问平台做简单跳转

    Nginx Rewrite的应用-根据访问平台做简单跳转 Nginx Rewrite的应用-根据访问平台做简单跳转 Rewrite模块简介 Rewrite的配置 使用不同平台进行测试 配置参数详解 Rewrite模块简介    Rewrite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对URL进行重写,即重定向。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用电脑打开淘宝显示出的页面与手机打开显示出的页面,或者…

    Linux干货 2016-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