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查看管理工具htop/dstat/top/ps

ps:显示系统当前进程的运行情况

        选项与参数(一):
           a:所有与终端相关的进程;
   x:所有与终端无关的进程;
   u:以用户为中心组织进程状态信息显示;
        选项与参数(二):
   -e:显示所有进程
   -f:显示完整格式的进程信息
        选项与参数(三):
   -F:显示完整格式的进程信息;
C: cpu utilization
PSR:运行于哪颗CPU之上
   -H:以层级结构显示进程的相关信息;

             o  field1, field2,…:自定义要显示的字段列表,以逗号分隔;
常用的field:pid, ni, pri, psr, pcpu, stat, comm, tty, ppid, rtprio
ni:nice值;
priority:priority, 优先级;
rtprio:real time priority,实时优先级;    
       常用的组合方式:
            1、ps aux
            2、ps -ef
            3、ps axo / ps -eo
            4、ps -eFH
        
        ps -ef
  1. [root@centos7 ~]# ps -ef
  2. UID PID PPID C STIME TTY TIME CMD
  3. root 1 0 0 1203 ? 00:00:11 /usr/lib/systemd/systemd --switched-root --system --d
  4. root 2 0 0 1203 ? 00:00:00 [kthreadd]
  5. root 3 2 0 1203 ? 00:00:00 [ksoftirqd/0]
  6. root 7 2 0 1203 ? 00:00:00 [migration/0]
  7. root 8 2 0 1203 ? 00:00:00 [rcu_bh]
        UID/PID/PPID:代表该进程的发起者/进程号/父进程号
        C:代表CPU的使用百分比
        STIME:表示进程的启动时间
        TTY:进程的终端,远程登录显示ptn/n,本地登录显示ttyn,?表示系统进程
        TIME:进程实际花费CPU的运行时间,不是系统时间
        CMD:command的缩写,触发此进程的命令

      ps aux
  1. [root@centos7 ~]# ps aux
  2. USER PID %CPU %MEM VSZ RSS TTY STAT START TIME COMMAND
  3. root 1 0.0 1.3 125952 6760 ? Ss 1203 0:11 /usr/lib/systemd/systemd --switched
  4. root 2 0.0 0.0 0 0 ? S 1203 0:00 [kthreadd]
  5. root 3 0.0 0.0 0 0 ? S 1203 0:00 [ksoftirqd/0]
  6. root 7 0.0 0.0 0 0 ? S 1203 0:00 [migration/0]
        USER:进程的发起者
        PID:进程号
        %CPU:进程使用掉的CPU资源百分比
        %MEM:进程占用的物理内存百分比
        VSZ:进程占用的虚拟内存大小,单位为kb
        RSS:进程占用的固定内存大小,单位为kb
        TTY:进程在哪个终端运行
        STAT:进程目前的状态
        START:进程被触发的时间
        TIME:进程实际使用CPU的时间
        COMMAND:触发此进程的命令
top– display Linux processes
  1. top - 15:42:42 up 1 day, 3 min, 1 user, load average: 0.00, 0.01, 0.05
  2. Tasks: 343 total, 2 running, 341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
  3. %Cpu(s): 0.0 us, 0.1 sy, 0.0 ni, 99.8 id, 0.1 wa, 0.0 hi, 0.0 si, 0.0 st
  4. KiB Mem : 485252 total, 71020 free, 91756 used, 322476 buff/cache
  5. KiB Swap: 524284 total, 523168 free, 1116 used. 336704 avail Mem
  6.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7. 1 root 20 0 125952 6760 3908 S 0.0 1.4 0:11.36 systemd
  8. 2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0:00.02 kthreadd
  9. 3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0:00.32 ksoftirqd/0
  10. 7 root rt 0 0 0 0 S 0.0 0.0 0:00.00 migration/0
第一行:当前系统时间    系统启动的时间    登录用户数    1,5,15分钟的平均负载
第二行:目前进程的总量与个别程序在什么状态(running、sleeping、stopped、zombie)。注意zombie的数值,如果不是0需要查看哪个进程处于僵死状态。
第三行:显示CPU的整体负载,如果是多核CPU,可以按数字键1来切换不同CPU的负载率。
                us:user space 用户运行进程占用的CPU百分比
                sy:system(kernel space) 用于运行内核占用CPU百分比
                ni:nice 用户进程空间所改变过优先级的进程占用CPU百分比
                id:idle 空闲CPU百分比
                wa:等待输入输出CPU时间百分比
                hi:hardware interrupt 硬键中端占用CPU百分比
                si:software interrupt 软键中断占用CPU百分比
                st:stolen 被虚拟机“偷走”的百分比
第四行:物理内存的使用情况
第五行:交换分区的使用情况
第六行:空白行,当在top程序中输入命令时,显示状态的地方。
            命令:
排序:
P:以占据CPU百分比排序;
M:以占据内存百分比排序;
T:累积占用CPU时间排序;
首部信息:
是否显示uptime信息:l命令
是否显示tasks及cpu信息:t命令
是否显示内存信息:m命令
退出命令:q
修改刷新时间间隔:s
终止指定的进程:k
第七行:
  1.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2. 1 root 20 0 125952 6760 3908 S 0.0 1.4 0:11.36 systemd
  3. 2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0:00.02 kthreadd
       
                PID:进程ID    USER:进程使用者         
                PR:Priority,进程优先级,越小优先级越高
                NI:Nice,与Priority有关,越小越早被运行
                VIRT:进程需要的虚拟内存大小,而非使用的虚拟内存大小
                RES:进程当前使用的内存大小,不包括swap
                SHR:进程与其他程序共享的内存大小,可以使用RES-SHR来计算进程所占用的物理内存大小
                S:进程的状态
                %CPU:CPU使用率
                %MEM:内存的使用率
                TIME+:CPU使用时间的累加
        top命令支持的选项:
-d #:指定刷新时间间隔,默认为3秒;
-b:batch,以批次方式显示;
-n #:显示多少批次。
htop    – top命令的增强版,需要epel源来进行安装
            进程查看管理工具htop/dstat/top/ps
         htop界面所支持的一些交互式命令:
            u:选择显示指定用户的进程
                l:显示光标所在进程所打开的文件列表
                s:显示光标所在进程执行的系统调用
t:以层级关系显示各进程状态;
                a:绑定进程到指定的cpu
                #:快速定位光标至PID为#的进程上
        htop支持的一些选项:
                -d #:延迟时长
                -u USERNAME:仅显示指定用户的进程
                -s COLUMN:根据指定字段进行排序
dstat  dstat 可以实时的看到所有的系统资源
            进程查看管理工具htop/dstat/top/ps

         total-cpu-usage:cpu的使用率
        dsk/total:磁盘读写总数
        net/total:网络设备发送和接受的数据总数
        paging:系统的分页活动
        system:显示中断(int)和上下文切换(csw)
        dstat还支持一些常用的选项:
-c, –cpu:显示cpu相关信息;
-d, –disk:显示磁盘的相关信息
-g:显示page相关的速率数据;
-m:Memory的相关统计数据
-n:Interface的相关统计数据;
-p:显示process的相关统计数据;
-r:显示io请求的相关的统计数据;
-s:显示swapped的相关统计数据;
                                 -l:显示load average数据
                                 -y:显示系统相关数据,包括中断和进程切换
–top-cpu:显示最占用CPU的进程;
–top-io:最占用io的进程;
–top-mem:最占用内存的进程;
–top-lantency:延迟最大的进程;
                                –top-bio:最消耗block io的进程
                                –ipc:显示进程间通信相关的速率数据
                                –raw:显示raw套接的相关数据
                                –tcp:tcp套接字的相关数据
                                –udp:udp套接字的相关数据
       
       查看占用内存最高的进程信息
  1. [root@centos7 ~]# dstat -g -l -m -s --top-mem
  2. ---paging-- ---load-avg--- ------memory-usage----- ----swap--- --most-expensive-
  3. in out | 1m 5m 15m | used buff cach free| used free| memory process
  4. 0 13B| 0 0.01 0.05| 176M 0 235M 63.2M|1116k 511M|tuned 15.0M
  5. 0 0 | 0 0.01 0.05| 176M 0 235M 63.1M|1116k 511M|tuned 15.0M
  6. 0 0 | 0 0.01 0.05| 176M 0 235M 63.1M|1116k 511M|tuned 15.0M
  7. 0 0 | 0 0.01 0.05| 176M 0 235M 63.1M|1116k 511M|tuned 15.0M
        查看最占用CPU的进程信息
  1. [root@centos7 ~]# dstat -c -y -l --proc-count --top-cpu
  2. ----total-cpu-usage---- ---system-- ---load-avg--- proc -most-expensive-
  3. usr sys idl wai hiq siq| int csw | 1m 5m 15m |tota| cpu process
  4. 0 0 100 0 0 0| 17 22 | 0 0.01 0.05| 342|kworker/0:1 0.1
  5. 1 1 98 0 0 0| 66 72 | 0 0.01 0.05| 342|kworker/0:1 1.0
  6. 3 2 94 0 0 1| 75 66 | 0 0.01 0.05| 342|
  7. 2 1 97 0 0 0| 82 74 | 0 0.01 0.05| 342|
  8. 3 2 95 0 0 0| 82 74 | 0 0.01 0.05| 342|tuned 3.0

原创文章,作者:N24_ViC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62634

(0)
N24_ViCiN24_ViCi
上一篇 2016-12-04
下一篇 2016-12-04

相关推荐

  • LVS集群讲解

    目录 LVS介绍 LVS集群类型 LVS调度算法 ipvsadm/ipvs LVS-NAT模型演练 LVS-DR模型演练 LVS定义多集群 FWM实现多集群统一调度 LVS持久连接  每端口持久 每FWM持久 每客户端持久 LVS介绍 一般来说,LVS采用三层结构:负载调度器、服务器池、共享存储。工作在TCP/IP协议的四层,其转发是依赖于四层协议…

    Linux干货 2016-11-07
  • Linux权限基本介绍,管理

     Linux权限机制采用UGO模式。其中 u(user)表示所属用户、g(group)表示所属组、o(other)表示除了所属用户、所属组之外的情况。 u、g、o 都有读(read)、写(write)、执行(excute) 三个权限,所以UGO模式是三类九种基本权限。         用命令 ls …

    Linux干货 2017-07-22
  • diy自己的linux

    准备一台liunx的机器,我用的是liunx虚拟机 单独加载一块硬盘,我加载了一块20G的硬盘,然后用fdisk /dev/sdb进行分区,sdb1用来作为将来系统的/boot分区,所有100M就可以了,sdb2用来作为将来系统的/分区,我给了10G。然后将两个分区格式化为ext4系统。 mkdir /mnt/boot mkdir /mnt/sdc2 mou…

    Linux干货 2016-09-14
  • 关于大型网站技术演进的思考(十二)–网站静态化处理—缓存(4)

    原文出处: 夏天的森林   上篇我补充了下SSI的知识,SSI是一个十分常见的技术,记得多年前我看到很多门户网站页面的后缀是.shtml,那么这就说明很多门户网站都曾经使用过SSI技术,其实现在搜狐网站也还在用shtml,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见SSI在互联网的应用还是非常广泛的。其实互联网很多网页如果我们按照动静分离策略拆分,绝…

    2015-03-11
  • N22-妙手-第一周博客作业

           描述计算机的组成及其功能 1946年冯诺依曼提出冯 诺依曼结构,也称普林斯顿结构,即一种将程序指令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合并在一起的存储器结构。根据他的结构,计算机组成是: (1)运算器:负责数据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2)控制器:  负责对程序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控制并协调其输…

    Linux干货 2016-08-15
  • Linux基础——文件管理

    Linux基础——文件管理 文件管理及常用命令详解       Linux文件系统是以/为基本的倒置树状结构,我们来进一步学习下文件或者目录的操作和管理命令:  目录相关操作:cd、pwd、mkdir、rmdir 目录及文件检索:ls 复制、移动、删除:cp、mv、rm…

    Linux干货 2016-09-27

评论列表(1条)

  • 马哥教育
    马哥教育 2016-12-14 15:40

    进程管理非常的重要的,希望你能非常清晰的理解各选项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