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豹—linux命令

命令行选项风格:

1、原始unix风格

    a、命令行选项以连字符'-'开头,后跟单个字符表示选项,选项后面跟着取值,如:mysql -hlocalhost

     b、选项不带取值的,可以组合在一起,如:sed -n -r 可以写成 sed -nr

     c、偏爱小写字母,大写字母另有含义,非常简练

2、GNU风格

    a、命令行选项以两个连字符'–'开头,后跟选项名称,选项后面使用空格或者等号 紧接着取值。

    b、容易记忆,书写麻烦。

3、大多数程序是两种风格混用,两种风格都支持,前者是后者的缩写方式,如下:

     mysql –host localhost 或者 mysql –host=localhost ,缩写方式为mysql -hlocalhost,注意缩写方式尽量不要再写成 mysql -h localhost,或者 mysql -h=localhost,因为这可能会存在解析困难,空格可能会认为是下一个选项,而等号可能会认为是取值的一部分。比如:

     mysql -hlocalhost -uroot -p 123456,认为123456 是一个数据库,还需要输入密码。

     mysql -hlocalhost -uroot -p=123456,认为密码是 "=123456",当然密码错误。

4、通过 man xxx 或者 xxx –help 我们可以看到命令的用法,会列出选项和选项的缩写方式,如mysql –help  

     -h,  –host=name  Connect to host. 前面是缩写方式,后面是描述说明。

5、一般的缩写方式是取全称的第一个字符,这就存在冲突的问题。比如:–host 与–help ,解决办法是:其中一个提供缩写方式,另外一个不提供。当然也可能提供另外一个字符,表示缩写,这个字符是大写形式或者意思相近的字符。比如:mysql 小写p是password的缩写,大写P是port的缩写。

6、对于help,一般会有三种方式,–help、-h、-?

随着时间的推移,简写方式有一些不成文的约定:

管中窥豹---linux命令管中窥豹---linux命令管中窥豹---linux命令

基本命令:

ifconfig:configure a network interface

    centos 7 没有自带该命令,需要手动安装

    1: 搜索该命令blob.png

    2:安装net-tools.x86_64

    blob.png

1.命令格式:

    ifconfig [网络设备] [参数]

2.命令功能:

    ifconfig 命令用来查看和配置网络设备。当网络环境发生改变时可通过此命令对网络进行相应的配置。

3.命令参数:

    up 启动指定网络设备/网卡。

    down 关闭指定网络设备/网卡。该参数可以有效地阻止通过指定接口的IP信息流,如果想永久地关闭一个接口,我们还需要从核心路由表中将该接口的路由信息全部删除。

    arp 设置指定网卡是否支持ARP协议。

    -promisc 设置是否支持网卡的promiscuous模式,如果选择此参数,网卡将接收网络中发给它所有的数据包

    -allmulti 设置是否支持多播模式,如果选择此参数,网卡将接收网络中所有的多播数据包

    -a 显示全部接口信息

    -s 显示摘要信息(类似于 netstat -i)

    add 给指定网卡配置IPv6地址

    del 删除指定网卡的IPv6地址

    <硬件地址> 配置网卡最大的传输单元

    mtu<字节数> 设置网卡的最大传输单元 (bytes)

    netmask<子网掩码> 设置网卡的子网掩码。掩码可以是有前缀0x的32位十六进制数,也可以是用点分开的4个十进制数。如果不打算将网络分成子网,可以不管这一选项;如果要使用子网,那么请记住,网络中每一个系统必须有相同子网掩码。

    tunel 建立隧道

    dstaddr 设定一个远端地址,建立点对点通信

    -broadcast<地址> 为指定网卡设置广播协议

    -pointtopoint<地址> 为网卡设置点对点通讯协议

    multicast 为网卡设置组播标志

    address 为网卡设置IPv4地址

    txqueuelen<长度> 为网卡设置传输列队的长度

    

4.使用实例:

    实例1:显示网络设备信息(激活状态的)

blob.png

实例2:启动关闭指定网卡

命令: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输出:

说明:

    ifconfig enp0s3 up 为启动网卡enp0s3;

    ifconfig enp0s3 down 为关闭网卡enp0s3。

实例3:为网卡配置和删除IPv6地址

命令:

    ifconfig enp0s8 add 33ffe:3240:800:1005::2/64

blob.png

blob.png

    ifconfig enp0s8 del 33ffe:3240:800:1005::2/64

blob.png

输出:

说明:

    ifconfig enp0s3 add 33ffe:3240:800:1005::2/64 为网卡enp0s3配置IPv6地址;

    ifconfig enp0s3 add 33ffe:3240:800:1005::2/64 为网卡enp0s3删除IPv6地址;

实例4:用ifconfig修改MAC地址

命令:

    ifconfig enp0s3 hw ether 00:AA:BB:CC:DD:EE

实例5:配置IP地址

    blob.png

blob.png

命令参数太多不写了

备注:用ifconfig命令配置的网卡信息,在网卡重启后机器重启后,配置就不存在。要想将上述的配置信息永远的存的电脑里,那就要修改网卡的配置文件了。

echo命令:display a line of text 输出

-n 不换行

blob.png

-e 开启转义字符功能

blob.png

转义字符:blob.png

-E     disable interpretation of backslash escapes (default)

    默认不转义

–help  帮助

–version 版本输出

单双引号区别

blob.png

tty: 显示虚拟终端的类型, 历史遗留问题(UNIX 设计 为 服务器加终端连接的形式, 控制台给管理员用的也是终端的类型)

blob.png  blob.png

startx : 开启图形界面(没装gui, 扑街)

export:用于设置或显示环境变量

在shell中执行程序时,shell会提供一组环境变量。export可新增,修改或删除环境变量,供后续执行的程序使用。export的效力仅及于该次登陆操作。

    -f  代表[变量名称]中为函数名称。

    -n  删除指定的变量。变量实际上并未删除,只是不会输出到后续指令的执行环境中。

    -p  列出所有的shell赋予程序的环境变量。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f 的 作用没看懂


pwd:print name of current/working directory (显示当前路径名)

blob.png

history:

使用 HISTTIMEFORMAT 显示时间戳

当你从命令行执行 history 命令后,通常只会显示已执行命令的序号和命令本身。如果你想要查看命令历史的时间戳,那么可以执行:

# export HISTTIMEFORMAT='%F %T '

# history | more

1 2008-08-05 19:02:39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2 2008-08-05 19:02:39 exit

3 2008-08-05 19:02:39 id

4 2008-08-05 19:02:39 cat /etc/redhat-release

注意:这个功能只能用在当 HISTTIMEFORMAT 这个环境变量被设置之后,之后的那些新执行的 bash 命令才会被打上正确的时间戳。在此之前的所有命令,都将会显示成设置 HISTTIMEFORMAT 变量的时间。[感谢 NightOwl 读者补充]

使用 Ctrl+R 搜索历史

Ctrl+R 是我经常使用的一个快捷键。此快捷键让你对命令历史进行搜索,对于想要重复执行某个命令的时候非常有用。当找到命令后,通常再按回车键就可以执行该命令。如果想对找到的命令进行调整后再执行,则可以按一下左或右方向键。

# [Press Ctrl+R from the command prompt, which will display the reverse-i-search prompt]

(reverse-i-search)`red‘: cat /etc/redhat-release

[Note: Press enter when you see your command, which will execute the command from the history]

# cat /etc/redhat-release

Fedora release 9 (Sulphur)

快速重复执行上一条命令

有 4 种方法可以重复执行上一条命令:

使用上方向键,并回车执行。

按 !! 并回车执行。

输入 !-1 并回车执行。

按 Ctrl+P 并回车执行。

从命令历史中执行一个指定的命令

在下面的例子中,如果你想重复执行第 4 条命令,那么可以执行 !4:

# history | more

1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2 exit

3 id

4 cat /etc/redhat-release

# !4

cat /etc/redhat-release

Fedora release 9 (Sulphur)

通过指定关键字来执行以前的命令

在下面的例子,输入 !ps 并回车,将执行以 ps 打头的命令:

# !ps

ps aux | grep yp

root 16947 0.0 0.1 36516 1264 ? Sl 13:10 0:00 ypbind

root 17503 0.0 0.0 4124 740 pts/0 S+ 19:19 0:00 grep yp

使用 HISTSIZE 控制历史命令记录的总行数

将下面两行内容追加到 .bash_profile 文件并重新登录 bash shell,命令历史的记录数将变成 450 条:

# vi ~/.bash_profile

HISTSIZE=450

HISTFILESIZE=450

使用 HISTFILE 更改历史文件名称

默认情况下,命令历史存储在 ~/.bash_history 文件中。添加下列内容到 .bash_profile 文件并重新登录 bash shell,将使用 .commandline_warrior 来存储命令历史:

# vi ~/.bash_profile

HISTFILE=/root/.commandline_warrior

使用 HISTCONTROL 从命令历史中剔除连续重复的条目

在下面的例子中,pwd 命令被连续执行了三次。执行 history 后你会看到三条重复的条目。要剔除这些重复的条目,你可以将 HISTCONTROL 设置为 ignoredups:

# pwd

# pwd

# pwd

# history | tail -4

44 pwd

45 pwd

46 pwd [Note that there are three pwd commands in history, after executing pwd 3 times as shown above]

47 history | tail -4

# export HISTCONTROL=ignoredups

# pwd

# pwd

# pwd

# history | tail -3

56 export HISTCONTROL=ignoredups

57 pwd [Note that there is only one pwd command in the history, even after executing pwd 3 times as shown above]

58 history | tail -4

使用 HISTCONTROL 清除整个命令历史中的重复条目

上例中的 ignoredups 只能剔除连续的重复条目。要清除整个命令历史中的重复条目,可以将 HISTCONTROL 设置成 erasedups:

# export HISTCONTROL=erasedups

# pwd

# service httpd stop

# history | tail -3

38 pwd

39 service httpd stop

40 history | tail -3

# ls -ltr

# service httpd stop

# history | tail -6

35 export HISTCONTROL=erasedups

36 pwd

37 history | tail -3

38 ls -ltr

39 service httpd stop

[Note that the previous service httpd stop after pwd got erased]

40 history | tail -6

使用 HISTCONTROL 强制 history 不记住特定的命令

将 HISTCONTROL 设置为 ignorespace,并在不想被记住的命令前面输入一个空格:

# export HISTCONTROL=ignorespace

# ls -ltr

# pwd

# service httpd stop [Note that there is a space at the beginning of service, to ignore this command from history]

# history | tail -3

67 ls -ltr

68 pwd

69 history | tail -3

使用 -c 选项清除所有的命令历史

如果你想清除所有的命令历史,可以执行:

# history -c

命令替换

在下面的例子里,!!:$ 将为当前的命令获得上一条命令的参数:

# ls anaconda-ks.cfg

anaconda-ks.cfg

# vi !!:$

vi anaconda-ks.cfg

补充:使用 !$ 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且更简单。[感谢 wanzigunzi 读者补充]

下例中,!^ 从上一条命令获得第一项参数:

# cp anaconda-ks.cfg anaconda-ks.cfg.bak

anaconda-ks.cfg

# vi -5 !^

vi anaconda-ks.cfg

为特定的命令替换指定的参数

在下面的例子,!cp:2 从命令历史中搜索以 cp 开头的命令,并获取它的第二项参数:

# cp ~/longname.txt /really/a/very/long/path/long-filename.txt

# ls -l !cp:2

ls -l /really/a/very/long/path/long-filename.txt

下例里,!cp:$ 获取 cp 命令的最后一项参数:

# ls -l !cp:$

ls -l /really/a/very/long/path/long-filename.txt

使用 HISTSIZE 禁用 history

如果你想禁用 history,可以将 HISTSIZE 设置为 0:

# export HISTSIZE=0

# history

# [Note that history did not display anything]

使用 HISTIGNORE 忽略历史中的特定命令

下面的例子,将忽略 pwd、ls、ls -ltr 等命令:

# export HISTIGNORE=”pwd:ls:ls -ltr:”

# pwd

# ls

# ls -ltr

# service httpd stop

# history | tail -3

79 export HISTIGNORE=”pwd:ls:ls -ltr:”

80 service httpd stop

81 history

[Note that history did not record pwd, ls and ls -ltr]

 

 

 

 

如果你经常使用Linux命令,那么使用history命令无疑会提升你的工作效率。

History命令主要用于显示历史指令记录内容, 下达历史纪录中的指令 。

1>History命令语法:

[test@linux]# history [n]

[test@linux]# history [-c]

[test@linux]# history [-raw] histfiles

参数:

n   :数字,要列出最近的 n 笔命令列表

-c  :将目前的shell中的所有 history 内容全部消除

-a  :将目前新增的history 指令新增入 histfiles 中,若没有加 histfiles ,

则预设写入 ~/.bash_history

-r  :将 histfiles 的内容读到目前这个 shell 的 history 记忆中

-w  :将目前的 history 记忆内容写入 histfiles

Linux系统当你在shell(控制台)中输入并执行命令时,shell会自动把你的命令记录到历史列表中,一般保存在用户目录下的.bash_history文件中。默认保存1000条,你也可以更改这个值。

如果你键入 history, history会向你显示你所使用的前1000个历史命令,并且给它们编了号,你会看到一个用数字编号的列表快速从屏幕上卷过。你可能不需要查看1000个命令中的所有项目, 当然你也可以加入数字来列出最近的 n 笔命令列表。

linux中history命令不仅仅让我们可以查询历史命令而已. 我们还可以利用相关的功能来帮我们执行命令。

2>运行特定的历史命令

history会列出bash保存的所有历史命令,并且给它们编了号,我们可以使用“叹号接编号”的方式运行特定的历史命令.

语法说明:

[test@linux]# [!number]  [!command] [!!]

参数说明:

number   :第几个指令的意思;

command  :指令的开头几个字母

!        :上一个指令的意思!

3>History命令实战

列出所有的历史记录:

[test@linux] # history

只列出最近10条记录:

[test@linux] # history 10 (注,history和10中间有空格)

使用命令记录号码执行命令,执行历史清单中的第99条命令

[test@linux] #!99 (!和99中间没有空格)

重复执行上一个命令

[test@linux] #!!

执行最后一次以rpm开头的命令(!?  ?代表的是字符串,这个String可以随便输,Shell会从最后一条历史命令向前搜索,最先匹配的一条命令将会得到执行。)

[test@linux] #!rpm

逐屏列出所有的历史记录:

[test@linux]# history | more

立即清空history当前所有历史命令的记录

[test@linux] #history -c

除了使用history命令,在 shell 或 GUI 终端提示下,你也可以使用上下方向键来翻阅命令历史(向下箭头会向前翻阅),直到你找到所需命令为止。这可以让我们很方便地编辑前面的某一条命令,而不用重复输入类似的命令。

History命令的用途确实很大!但需要小心安全的问题!尤其是 root 的历史纪录档案,这是黑客们的最爱!因为不小心的 root 会将很多的重要资料在执行的过程中会被纪录在 ~/.bash_history 当中,如果这个档案被解析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halt, poweroff, reboot – Halt, power-off or reboot the machine

    定时关机或重启

hwclock:

–adjust  hwclock每次更改硬件时钟时,都会记录在/etc/adjtime文件中。使用–adjust参数,可使hwclock根据先前的记录来估算硬件时钟的偏差,并用来校正的硬件时钟。

–debug  显示hwclock执行时详细的信息。

–directisa  hwclock预设从/dev/rtc设备来存取硬件时钟。若无法存取时,可用此参数直接以I/O指令来存取硬件时钟。

–hctosys  将系统时钟调整为与的硬件时钟一致。hwclock会将硬件时间按照硬件时钟的时区转换为本地时区进的时间,

–set –date=<日期与时间>  设定硬件时钟。

–show  显示硬件时钟的时间与日期。

–systohc  将硬件时钟调整为与的系统时钟一致。设置硬件时钟时hwclock会自动将系统时间转换为硬件时钟所对应时区的时间。

–test  仅测试程序,而不会实际更改硬件时钟。

–utc  将硬件时间当做UTC时间来看待。若要使用格林威治时间,请加入此参数,hwclock会执行转换的工作。

–localtime 将硬件时钟当做本地时间来看待,此时hwclock不会执行时间转换工作。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

机器里有两个时钟:硬件时钟和系统时钟

硬件时钟从根本上讲是CMOS时钟;

系统时钟是由内核维护的,它是从1969年末(即传说中的标志Unix时代开端的那个拂晓)开始算起的累积秒数。

在DOS或Mac系统中,起作用的是硬件时钟。遗憾的是,你可能已经发现了,绝大多数电脑时钟都是很不准确的。它们从根本上讲是由小型电池供电的警报器时钟,这种锂电池一般可持续供电三年左右,那时候你系统各大块差不多都已经过时了。

而在Linux系统中,起作用的是系统时钟。在启动时,它靠读取硬件时钟获得计时起点,而不是靠记忆计时。

你可以通过BIOS修改系统硬件时钟,或者如果你不想重起机器,那就用hwclock命令。

blob.png

不了解详情

date命令:

1.命令格式:

  date [参数]… [+格式]

2.命令功能:

date 可以用来显示或设定系统的日期与时间。

3.命令参数:

必要参数:

%H 小时(以00-23来表示)。 

%I 小时(以01-12来表示)。 

%K 小时(以0-23来表示)。 

%l 小时(以0-12来表示)。 

%M 分钟(以00-59来表示)。 

%P AM或PM。 

%r 时间(含时分秒,小时以12小时AM/PM来表示)。 

%s 总秒数。起算时间为1970-01-01 00:00:00 UTC。 

%S 秒(以本地的惯用法来表示)。 

%T 时间(含时分秒,小时以24小时制来表示)。 

%X 时间(以本地的惯用法来表示)。 

%Z 市区。 

%a 星期的缩写。 

%A 星期的完整名称。 

%b 月份英文名的缩写。 

%B 月份的完整英文名称。 

%c 日期与时间。只输入date指令也会显示同样的结果。 

%d 日期(以01-31来表示)。 

%D 日期(含年月日)。 

%j 该年中的第几天。 

%m 月份(以01-12来表示)。 

%U 该年中的周数。 

%w 该周的天数,0代表周日,1代表周一,异词类推。 

%x 日期(以本地的惯用法来表示)。 

%y 年份(以00-99来表示)。 

%Y 年份(以四位数来表示)。 

%n 在显示时,插入新的一行。 

%t 在显示时,插入tab。 

MM 月份(必要) 

DD 日期(必要) 

hh 小时(必要) 

mm 分钟(必要)

ss 秒(选择性) 

选择参数:

-d<字符串>  显示字符串所指的日期与时间。字符串前后必须加上双引号。 

-s<字符串>  根据字符串来设置日期与时间。字符串前后必须加上双引号。 

-u  显示GMT。 

–help  在线帮助。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 

4.使用说明:

1.在显示方面,使用者可以设定欲显示的格式,格式设定为一个加号后接数个标记,其中可用的标记列表如下: % :  打印出 %:

%n : 下一行

%t : 跳格

%H : 小时(00..23)

%I : 小时(01..12)

%k : 小时(0..23)

%l : 小时(1..12)

%M : 分钟(00..59)

%p : 显示本地 AM 或 PM

%r : 直接显示时间 (12 小时制,格式为 hh:mm:ss [AP]M)

%s : 从 1970 年 1 月 1 日 00:00:00 UTC 到目前为止的秒数

%S : 秒(00..61)

%T : 直接显示时间 (24 小时制)

%X : 相当于 %H:%M:%S

%Z : 显示时区 %a : 星期几 (Sun..Sat)

%A : 星期几 (Sunday..Saturday)

%b : 月份 (Jan..Dec)

%B : 月份 (January..December)

%c : 直接显示日期与时间

%d : 日 (01..31)

%D : 直接显示日期 (mm/dd/yy)

%h : 同 %b

%j : 一年中的第几天 (001..366)

%m : 月份 (01..12)

%U : 一年中的第几周 (00..53) (以 Sunday 为一周的第一天的情形)

%w : 一周中的第几天 (0..6)

%W : 一年中的第几周 (00..53) (以 Monday 为一周的第一天的情形)

%x : 直接显示日期 (mm/dd/yy)

%y : 年份的最后两位数字 (00.99)

%Y : 完整年份 (0000..9999)

2.在设定时间方面:

date -s //设置当前时间,只有root权限才能设置,其他只能查看。

date -s 20080523 //设置成20080523,这样会把具体时间设置成空00:00:00

date -s 01:01:01 //设置具体时间,不会对日期做更改

date -s “01:01:01 2008-05-23″ //这样可以设置全部时间

date -s “01:01:01 20080523″ //这样可以设置全部时间

date -s “2008-05-23 01:01:01″ //这样可以设置全部时间

date -s “20080523 01:01:01″ //这样可以设置全部时间

3.加减:

date +%Y%m%d         //显示前天年月日

date +%Y%m%d –date="+1 day"  //显示前一天的日期

date +%Y%m%d –date="-1 day"  //显示后一天的日期

date +%Y%m%d –date="-1 month"  //显示上一月的日期

date +%Y%m%d –date="+1 month"  //显示下一月的日期

date +%Y%m%d –date="-1 year"  //显示前一年的日期

date +%Y%m%d –date="+1 year"  //显示下一年的日期

修改为北京时区: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原创文章,作者:N24_xingxi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55847

(0)
上一篇 2016-10-30 11:38
下一篇 2016-10-30 12:11

相关推荐

  • DHCP服务

    dhcp server: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arp –> address resolving Protocol     &nbsp…

    Linux干货 2016-11-01
  • Mysql备份I

    Mysql备份I I备份在什么时候会被需要 硬件故障 机器无法启动 机器突然消失了怎么办 业务出现异常 一定要先select 在操作 类似drop或delete的操作 攻击 程序bug 业务特殊需求  重要数据多处多次多版本备份 至少有2份远程备份文件2处本地备份 II哪些东西需…

    Linux干货 2016-06-09
  • 文件系统上的权限管理

                        文件系统上的权限管理: 一 、三种权限       &nbs…

    Linux干货 2017-04-03
  • Linux中命令的分类,hash缓存表与别名

        命令的分类:     在Linnux中,平常工作用的是字符界面。Linux输入命令后,shell接收命令通过系统调用把命令送入内核中执行。    *shell中的可执行命令分为两类        1.内部命令:为shell自带命令,利用某种形式在开机后…

    Linux干货 2017-07-15
  • gawk基础

     一、gawk 是什么 在了解gawk之前,先了解一下文本三工具      文本过滤工具:grep|egrep|fgrep   其中fgrep不支持正则表达式 1.行编辑器:sed      sed 有两种空间   模式空间    保持空间 2. 文…

    Linux干货 2016-06-24
  • 高级文件系统之-LVM管理

    lvm应用 lvm的重点在于可以弹性的调整filesystem的容量! 而并非在于数据的存储效率及安全上面。 需要文件的读写效能或者是数据的可靠性是RAID所考虑的问题。 lvm:逻辑卷管理器 允许对卷进行方便操作的抽象层,包括重新设定文件系统的大小 允许在多个物理设备间重新组织文件系统 将设备指定为物理卷 用一个或者多个物理卷来创建一个卷组 物理卷是用固定…

    Linux干货 2016-09-02

评论列表(1条)

  • 马哥教育
    马哥教育 2016-11-02 15:45

    总结的不错,作者有心了,以后拿出来就可以直接当参考文档,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