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22-第一周作业-linux基础知识

1、描述计算机的组成及其功能。

   计算机硬件由五大部件组成,分别是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组成。

其中,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cpu,接受指令,加工数据。

存储器又分为内存和外存(硬盘、U盘等等),这里指的是内存,给cpu提供数据和指令。

输入设备对数据进行输入,如鼠标,键盘等。

输出设备对计算结果进行显示或者打印等,如显示器,打印机等等。

2、按系列罗列linux的发行版,并描述不同发行版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linux的发行版有很多,目前主要有三种:Debian,Redhat,slackware;

一、Debian:

1、ubuntu是debian的二次发行版,基于ubuntu的二次发行版有mint。

2、knopix,这个发行版较安全,短小精悍。

二、Redhat:

1、RHEL,企业版,其中基于RHEL的二次发行版有Centos,在国内比较受欢迎。

2、Fedora,桌面操作系统,该发行版就是实验新的技术,成熟后拿到rhel里面使用的,每6个月发行一版。

三、slackware:基于这个版本的二次发行版有S.U.S.E—->opensuse,界面比较华丽。

这些发行版使用的内核都是linux,但是,debian使用的dpkg方式安装软件,redhat,fedora,suse使用的是rpm的方式安装软件。

3、描述linux的哲学思想,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其进行解释性描述。

①、由功能单一的程序组成,组合小程序完成复杂任务。

    说明:linux的程序目的都比较单一,一个程序只做一件事情,并做好,当要完成比较复杂的任务时就组合多个小程序完成功能复杂的大任务。

②、一切皆文件

    说明:把几乎所有资源统统抽象为文件形式,包括硬件设备,通信接口等;这样访问任何设备都可以使用统一的接口。

③、尽量避免捕获用户接口。

    说明:linux执行程序的时候不和用户交互,易于以编程的方式实现自动化任务,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④、配置文件保存为纯文本文件。

    说明:文本是最易于实现的非常底层的数据接口表现形式,既可使用一款文本工具完成大多数程序管理操作。

4、说明linux系统上命令的使用格式;详细介绍ifconfig、echo、tty、startx、export、pwd、history、shutdown、poweroff、reboot、hwclock、date命令的使用,并配合相应的示例来阐述。

Ⅰ、linux系统上命令的使用格式:命令 [选项]  [参数]

选项:修正命令的执行方式。其中有短选项和长选项。

参数:命令的作用对象。

    Ⅱ、介绍几个命令(在centos7.1下实现):

    ①、ifconfig: 配置网络接口

        ifconfig [-v] [-a] [-s] [interface]

          -a:显示所有当前可用的所有接口

        blob.png

        -s:显示一个简短的列表(类似:netstat -i)

        blob.png

    ②、echo 回显  

        echo [SHORT-OPTION]… [STRING]…

        -n:不进行换行。

        blob.png

        -e:让转义字符生效。

            \n:换行

            \t:制表符

        blob.png

    ③、tty 打印连接到标准输入的终端的文件名

        blob.png

    注意:其中显示的终端名有几个小常识。

    物理终端显示的是/dev/console

    虚拟终端显示的是/dev/tty# (#:1-6)

    串行终端显示的是/dev/ttyS#

    伪终端显示的是/dev/pts/#

    ④、startx 初始化x-window,既启动图形化界面

        加&表示后台执行

    ⑤、export 显示或设置环境变量

        blob.png

    ⑥、pwd 打印当前工作目录

        blob.png

    ⑦、history 显示或操纵历史命令列表

    history [-c] [-d 偏移量] [n] 或 history -anrw [文件名] 或 history -ps 参数 [参数…]

        -c:清空命令历史列表(只是清空了内存中的历史列表,文件中的不变)

        blob.png 

        -d 偏移量  从指定位置删除历史列表。

        如:history -d 20,将会删除第20条命令

        -n 从历史文件中读取所有未被读取的行

         -r 读取历史文件并将内容追加到历史列表中

        -w 将当前历史写入到历史文件中并追加到历史列表中

    ⑧、shutdown  关机或重启命令

    shutdown [OPTIONS…] [TIME] [WALL…]

        选项:

        -h 关闭电脑 后面需要加时间

        -r 重启

        -k 不重启,关机,只是发送给每一个人信息,类似于命令wall。

        -c 终止关机或重启。

        TIME:有几种格式

        +M,M是分钟数,如果立即可以是+0或now

        hh:mm 在某个时间点关机的格式,这是二十四小时格式。如:

        ~]#shutdown -h +30   半小时后关机

        ~]#shutdown -r now   立即重启

        ~]#shutdown -k "test"

    ⑨、poweroff、reboot、halt 用法一样,也是用于关机或重启用的。

        -f 强制关机。

        -w 不关机,只是发送信息

    ⑩、hwclock 查看或修改硬件时间

      date 查看或修改系统时间

     说明:linux系统开机后有两个时间,一个系统时间,一个硬件时间。linux开机时,kernel通过rtc去硬件读取硬件时间,并将此时间作为系统时间。然后用软件的方法去模拟时钟,由于cpu有忙的时候,所以系统时间不稳定。

    date:

        blob.png

        例:

        blob.png

        修改系统时间:

        blob.png

        blob.png

        -s 将系统时间设置成硬件时间,既硬件–>系统

        blob.png

        -w 将硬件时间设置成系统时间,既系统–>硬件 (原理同上)

5、如何在linux系统上获取命令的帮助信息,请详细列出,并描述man文档的章节是如何划分的。

    linux系统上的命令类型分为内嵌命令和外部命令。

    内嵌命令是shell程序自带的命令。

    外部命令是在linux文件系统的某个路径下有一个相同文件名的二进制程序文件。

    针对内嵌命令可以使用:help COMMAND.

     外部命令:

        ①、命令自带简要格式的使用帮助。

         ~]#COMMAND –help

        ②、使用手册

         ~]#man COMMAND

        ③、获取命令的在线文档

        ~]#info COMMAND

        ④、很多应用程序会自带帮助文档:/usr/share/doc/APP-VERSION

        ⑤、主流发行版官方文档:http://www.redhat.com/doc

        ⑥、程序的官方文档

        ⑦、搜索引擎。Google。

    man文档的章节划分:

        1—用户命令

        2—系统调用

        3—库调用

        4—设备文件及特殊文件

        5—文件格式(配置文件格式)

        6—游戏

        7—杂项

        8—管理工具及守护进程

6、请罗列linux发行版的基础目录名称命名法则及功用规定。

    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文件系统目录标准)的缩写,多数Linux版本采用这种文件组织形式,FHS采用树形结构组织文件。FHS定义了系统中每个区域的用途、所需要的最小构成的文件和目录,同时还给出了例外处理与矛盾处理。

                /bin:所有用户可用的基本命令程序文件。

                /sbin:供系统管理使用的工具程序

                /boot:引导加载器必须用到的个静态文件:kernel,initramfs,grub等。

                /dev:存储特殊文件或设备文件。

                    设备文件分为①、字符设备(线性设备) 。②、块设备(随机设备)如:

                      blob.png   

                    注意长格式显示中的第五,六项不是文件大小,而是设备号:主设备号,次设备号。主设备号表示设备类型,次设备号标识同一种类型中不同的设备。

                /etc:系统程序的静态配置文件。

                /home:普通用户的家目录的集中位置

                /lib:为系统启动或根文件系统上的应用程序提供共享库以及为内核提供内核模块。

                        libc.so.*:动态链接的c库

                        ld*:运行时链接器/加载器

                        modules:用于存储内核模块的目录

                /lib64:64位系统特有的存放64位共享库的路径。

                /media:便携式设备挂载点,如cdrom,floppy等

                /mnt:其他文件系统的临时挂载点

                 /opt:附加应用程序的安装位置。

                /srv:当前主机为服务提供的数据

                /tmp:为那些会产生临时文件的程序提供的用于存储临时文件的目录。

                /usr:全局共享的只读数据路径。

                /var:存储常发生变化的数据的目录。

                /proc:虚拟文件系统,用于为内核及进程存储其相关信息,他们多为内核参数。

                /sys:同/proc,但是比/proc好

原创文章,作者:N22-成都-steph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37200

(0)
N22-成都-stephenN22-成都-stephen
上一篇 2016-08-22 09:29
下一篇 2016-08-22 09:30

相关推荐

  • Linux 入门基础 及一些常见命令(下)

    date:                    显示日期时间:date [OPTION]… [+FORMAT]        &nbsp…

    Linux干货 2016-09-17
  • 计算机基础第一部分

    ** 第一课: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章计算机的组成 计算机是由硬件(Hardwaer)和软件(Software)来组成两大类,他是一台可以自由传输数据, 储存数据,娱乐,工作等等的智能设备。 第一节计算机硬件 主板架构图 内存====用来存储临时数据,弱点喜欢松动一般电脑黑屏都是他松动了,导致电脑不能机 基本上%80以上的电脑不能开机都是他出了问题,服务器…

    Linux干货 2017-05-19
  • 第10周作业(上)

    第10周作业 1、请详细描述CentOS系统的启动流程(详细到每个过程系统做了哪些事情)。CentOS系统启动详细的过程如下(以CentOS7为例): 加电自检(POST)按下电源开关,BIOS系统随即开始加电自检,检查CPU、内存、主板及各接口、硬盘、键盘、光驱等,检测它们的好坏。 读取启动顺序检查完成后,BIOS会根据预先设定好的启动顺序去挨个寻找可引导…

    Linux干货 2017-01-03
  • 自动编译安装Apache脚本

    自动编译安装Apache脚本,Linux系统版本不同,具体信息要查看日志进行对应的处理,本脚本安装Apache2.4.9

    Linux干货 2018-03-17
  • 磁盘管理:raid和lvm练习

    本文通过以下习题,巩固所学raid和lvm知识: 20160829         1、创建一个可用空间为1G的RAID1设备,文件系统为ext4,有一个空闲盘,开机可自动挂载至/backup目录       &nbsp…

    Linux干货 2016-09-05
  • Tomcat

        Tomcat是由Apache软件基金会下属的Jakarta项目开发的一个Servlet容器,实现了对Servlet和JavaServer Page(JSP)的支持,并提供了作为Web服务器的一些特有功能,如Tomcat管理和控制平台、安全域管理和Tomcat阀等。由于Tomcat本身也内含了一个HTTP服务器,它也可以被视作一个单独的Web服务器。但…

    2017-09-05

评论列表(1条)

  • 马哥教育
    马哥教育 2016-08-22 14:42

    写的很好,排版还可以在漂亮一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