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基础知识
常用模式:
编辑模式-->命令模式 输入模式 末行模式:内置的命令行接口
模式转换:
编辑模式-->输入模式 i:在光标所在处前转换为输入模式; a:在光标所在后面转入输入模式; o:在当前光标所在行的下方打开一个新行,并转为输入模式; I:在当前光标所在行的行首输入; A:在当前光标所在行的行尾输入; O:在当前光标所在行的上方打开一个新行,并转为输入模式;
模式之间的互相转换:
输入模式-->编辑模式==>ESC 编辑模式-->末行模式==>: 末行模式-->编辑模式==>:ESC
关闭与退出
:q 退出 :q!强制退出 :wq保存退出 :x 保存退出
单词间跳转
w:跳至下个单词的词首 e:跳转至下一个单词的词尾 b:跳至当前词的词首
编辑模式:
字符编辑: x: 剪切光标处单个字符: #x:剪切光标所在处起始的#个字符; xp:先剪切(x),然后光标后移,最后是粘贴(p),最终效果就是两个字母交换; 删除命令: d:删除命令,可结合光标跳转字符,实现范围删除; 例如:d$,d^,d0 dd:删除光标所在的行; #dd:多行删除; 复制命令: y:复制,工作行为相似于d命令; yy:复制行 #yy:复制多行; 撤销此前的编辑: u:撤销此前的操作; #u:撤销指定次数的操作; 撤销此前的撤销: Crtl+r 翻屏操作: Crtl+f:向文件尾部翻一屏; Ctrl+b:向文件首部翻一屏; Crtl+d:向文件尾部翻半屏; Crtl+u:向文件首部翻半屏;
末行模式:
内置命令行接口 (1)地址定界-->:start_pos,end_pos #:具体第#行,例如2,100; #,#:从左侧#表示行起始,到右侧#表示行结尾: #,+#:1,+3:从左侧#表示的行起始,加上右侧#表示的行数: .:当前行: $:最后一行: %:全文,相当于1,$ /pat1/,/pat2/: 从第一次被pat1模式匹配到的行开始,一直到第一次pat2匹配到的行结束: 使用方式: 后跟一个编辑命令: d:在指定输出后进行删除; w /PATH/TO/SOMEWHERE:将范围内的行另存至指定文件中; r /PATH/FROM/SOMEFILE: 在指定位置插入指定文件中的所有内容; (2)查找: /PATTERN:从当前光标所在处向文件尾部查找 ?PATTERN:从当前光标所在处向文件首部查找: n:与命令同方向: N:与命名反方向: (3)查找并替换: s:在末行模式下完成查找替换操作 s/要查找的内容/替换为的内容/修饰符 要查找的内容:可使用模式 替换为的内容:不能使用模式,但可以使用\1,\2...等后向引用符号,还可以使用“&”引用前面查找时查找到的整个内容: 修饰符: i:忽略大小写 g:全局替换:默认情况下,每一行只替换第一次出现: 查找替换中的分隔符/可替换为其他字符,例如: s@@@ s###
获取帮助:
:help :help subject
操作练习
1、复制/etc/rc.d/rc.sysinit文件至/tmp目录,将/tmp/rc.sysinit文件中的以至少一个空白字符开头的行的行首加#;
[root@itop ~]# cp /etc/rc.d/rc.sysinit /tmp/rc.sysinit [root@itop tmp]# vim rc.sysinit :%s/^[[:space:]]\+/#&/g
2、复制/boot/grub/grub.conf至/tmp目录中,删除/tmp/grub.conf文件中的行首的空白字符;
[root@itop tmp]# cp /boot/grub/grub.conf /tmp/grub.conf [root@itop tmp]# vim grub.conf :%s/^[[:space:]]\+//g
3、删除/tmp/rc.sysinit文件中的以#开头,且后面跟了至少一个空白字符的行行的#和空白字符
[root@itop ~]# cp /etc/rc.d/rc.sysinit /tmp/rc.sysinit [root@itop tmp]# vim rc.sysinit :%s/^#[[:space:]]\+//g
4、为/tmp/grub.conf文件中前三行的行首加#号;
[root@itop ~]# cp /boot/grub/grub.conf /tmp/grub.conf [root@itop tmp]# vim grub.conf :1,3s/^/#&/
5、将/etc/yum.repos.d/CentOS-Media.repo文件中所有的enabled=0或gpgcheck=0的最后的0修改为1;
[root@itop ~]# vim /etc/yum.repos.d/CentOS-Media.repo :%s/enabled=0/enabled=1 :%s/gpgcheck=0/gpcheck=1
6、每4小时执行一次对/etc目录的备份,备份至/backup目录中,保存的目录名为形如etc-201504020202
[root@itop ~]# crontab -e * */4 * * * cp -rf /etc /backup/etc-`date +\%Y\%m\%d\%H\%M`
7、每周2,4,6备份/var/log/messages文件至/backup/messages_logs/目录中,保存的文件名形如messages-20150402
[root@itop ~]# crontab -e 1 * * * 2,4,6 cp /var/log/messages /backup/messages_logs/messages-`date +\%Y\%m\%d`
8、每天每两小时取当前系统/proc/meminfo文件中的所有以S开头的信息至/stats/memory.txt文件中
[root@itop ~]# crontab -e * */2 * * * grep "^s" /proc/meminfo >> /stats/memory.txt
9、工作日的工作时间内,每两小时执行一次echo "howdy"
[root@itop ~]# crontab -e * 8-18/2 * * 1,2,3,4,5 echo "howdy"
脚本编程练习
10、创建目录/tmp/testdir-当前日期时间;
#/bin/bash #mkdir -p /tmp/testdir-`date +\%Y\%m\%d\%H\%M`
11、在此目录创建100个空文件:file1-file100
#/bin/bash for i in {1..100}; do touch file$i done
12、显示/etc/passwd文件中位于第偶数行的用户的用户名;
#!/bin/bash sed -n 'n;p' /etc/passwd | cut -d: -f1
13、创建10用户user10-user19;密码同用户名;
for i in {10..19}; do if id user$i then echo "user$i exists." else useradd user$i echo "user$i added." fi done
14、在/tmp/创建10个空文件file10-file19;
for i in {10..19}; do if [ -f file$i ]; then echo "file$i existed!" else touch /tmp/file$i echo "file$i added." fi done
15、把file10的属主和属组改为user10,依次类推。
#!/bin/bash for i in {10..19}do chown user$i:user$i file$i done
原创文章,作者:N21_郁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35818
评论列表(2条)
写的很好,排版也很棒,加油,crontab的都不对
@马哥教育:6、每4小时执行一次对/etc目录的备份,备份至/backup目录中,保存的目录名为形如etc-201504020202
0 */4 * * * /bin/cp -a /etc /backup/etc-‘date \%Y\%m\%d\%h\%M’
7、每周2,4,6备份/var/log/messages文件至/backup/messages_logs/目录中,保存的文件名形如messages-20150402
0 0 * * 2,4,6 /bin/cp -a /var/log/messages /backup/message_logs-‘date \%Y\%m\%d\%h\%M’
8、每天每两小时取当前系统/proc/meminfo文件中的所有以S开头的信息至/stats/memory.txt文件中
0 */2 * * * /bin/grep ‘^S’ /proc/meminfo >> /stats/memory.txt
9、工作日的工作时间内,每两小时执行一次echo “howdy”
0 8-18/2 * * 1-5 /bin/echo “howdy”
主要问题出在命令的路径没有加上,另外,改善了下匹配条件,非常感谢老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