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ode概念总结

一、inode

 inode是类UNIX系统上文件系统中的一种数据结构。数据在磁盘上存储是按扇区存放的,几个扇区组成一个块(block),操作系统为高效读取磁盘上的数据,按block来读取。而数据存放的block的地址就包含在inode里。

二、inode的存储信息

 每个inode保存一个文件系统对象(目录,文件,管道,软连接,socket,设备文件等)的元数据信息,如下

  • 字节为单位表示的文件大小。

  • 设备ID,标识容纳该文件的设备。

  • 文件所有者的User ID。

  • 文件的Group ID

  • 文件的模式(mode),确定了文件的类型,以及它的所有者、它的group、其它用户访问此文件的权限。

  • 额外的系统与用户标志(flag),用来保护该文件。

  • 3个时间戳,记录了inode自身被修改(ctimeinode change time)、文件内容被修改(mtimemodification time)、最后一次访问(atimeaccess time)的时间。

  • 1个链接数,表示有多少个硬链接指向此inode。

  • 文件系统存储位置的指针。通常是1K字节或者2K字节的存储容量为基本单位。

三、inode的作用

 操作系统按inode的编号对文件进行识别,在同一文件系统内的inode的编号是唯一的。当我们打开一个文件的时候,系统按照directory里inode编号与文件名对照关系,把文件名转换为inode编号,再根据inode编号对应的inode信息里指向的block地址来打开文件。这一特性使得在Linux上可以更新一个正在打开的文件,因为更新的文件由一个新的inode来指向,与系统正在使用的原inode不发生冲突,只是directory里的对照关系发生更改,当再次打开次文件时,系统即打开更新后的文件。

inode.png

  • inode不足时,再往文件系统上存放数据也会报存储空间不足的错误

    这是有可能某目录下已产生大量小文件,占用了大量inode

  • inode中存储的block的地址数量和block块的大小限制了一个文件系统最大单个文件大小

四、查看inode方法

[root@centos7 ~]# ll -i /root          #查看文件inode编号,第一列为inode编号
total 4
206271991 -rw-------. 1 root root 1598 Jul 21 11:40 anaconda-ks.cfg
  103963 drwxr-xr-x. 2 root root    6 Jul 21 11:42 Desktop
  103965 drwxr-xr-x. 2 root root    6 Jul 21 11:42 Documents
 70662524 drwxr-xr-x. 2 root root    6 Jul 21 11:42 Downloads
 70662525 drwxr-xr-x. 2 root root    6 Jul 21 11:42 Music
138238502 drwxr-xr-x. 2 root root    6 Jul 21 11:42 Pictures
206272017 drwxr-xr-x. 2 root root    6 Jul 21 11:42 Public
138238501 drwxr-xr-x. 2 root root    6 Jul 21 11:42 Templates
206272018 drwxr-xr-x. 2 root root    6 Jul 21 11:42 Videos

[root@centos7 ~]# df -i                #查看文件系统inode占用情况
Filesystem       Inodes  IUsed    IFree IUse% Mounted on
/dev/sda2      41943040 138671 41804369    1% /
devtmpfs         229955    389   229566    1% /dev
tmpfs            233586     10   233576    1% /dev/shm
tmpfs            233586    590   232996    1% /run
tmpfs            233586     13   233573    1% /sys/fs/cgroup
/dev/sda5      20971520     15 20971505    1% /testdir
/dev/sda1        204800    330   204470    1% /boot
/dev/sr0              0      0        0     - /run/media/root/CentOS 7 x86_64
tmpfs            233586      1   233585    1% /run/user/1001
tmpfs            233586     17   233569    1% /run/user/42
tmpfs            233586      1   233585    1% /run/user/0

五、硬连接与软链接

 硬连接的创建实质为同一物理文件起多个名字,都指向同一inode,所以不可以跨文件系统建立,也不能对目录建立硬连接。

 软链接的创建会产生新文件,占用一个inode,指向的是文件名,软连接建立可跨文件系统,可对目录建立。

  • 创建方法

ln TARGET LINK_NAME      #创建硬连接

ln -s TARGET LINK_NAME   #创建软连接

注:创建软连接时,TARGET如是相对路径,则为LINK_NAME上级目录的相对路径

ln -s Videos/movie /root/movie

则创建了软链接文件/root/movie 指向目录/root/Videos/movie 

原创文章,作者:cutemsy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29134

(1)
cutemsyucutemsyu
上一篇 2016-08-05
下一篇 2016-08-05

相关推荐

  • 网络接口配置-bonding

    网络接口配置-bonding •Bonding 就是将多块网卡绑定同一IP地址对外提供服务,可以实现高可用或者负载均衡。当然,直接给两块网卡设置同一IP地址是不可能的。通过bonding,虚拟一块网卡对外提供连接,物理网卡的被修改为相同的MAC地址。 Bonding的工作模式 •Mode 0 (balance-rr) 轮转(Round-robin)策略:从头…

    Linux干货 2016-09-05
  • My Blog Testing!

    My Blog Testing!

    Linux干货 2016-08-08
  • 基于iptables mangle的lvs && lvs的持久连接

    一、lvs-dr类型:也称direct routing,简称为g(gatewaying);配置lvs-dr基于iptables mangle的实现方式  实验图:  地址规划:    VIP: 172.16.2.100    DIP: 172.16.2.13    RIP1:17…

    Linux干货 2015-06-30
  • Linux系统网络属性管理

        每台计算机主机连入internet都必须给主机设定以个合法的IP地址。这些IP参数大概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路由、DNS等。在Linux中,大多数命令配置网络配置都是临时生效,想要网络服务永久有效就必须写入配置文件中,所以有时候更改配置重启主机是为了让内核重读配置文件到内核中,因为配置文件属于用户空间的文件。大多数网络配置…

    Linux干货 2016-09-18
  • hello! 我的博客第一站

    大家好!  这是我进博客的第一天,一个刚进来的新司机。在这里我就不秀我的车技了,只希望各位老司机开车不要太快,我晕车      ——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Linux干货 2017-07-11
  • Redis应用场景

    1.  MySql+Memcached架构的问题 实际MySQL是适合进行海量数据存储的,通过Memcached将热点数据加载到cache,加速访问,很多公司都曾经使用过这样的架构,但随着业务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和访问量的持续增长,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 1.MySQL需要不断进行拆库拆表,Memcached也需不断跟着扩容,扩容和维护工作占据大量开发…

    Linux干货 2015-02-25